第五百零七章 消受不起(1 / 2)

 【】,精彩小说全文免费!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大学》嘛,四书五经中的四书之一,科举考试必考的教材之一,张进他们这样的读书人必读必背的书籍之一,这十年寒窗苦读下来,别说翻开书了,就是不翻开书,他们也能闭着眼睛把《大学》背下来了,就像那些寺庙里的老和尚一样,念了几十年的经文,像《金刚经》这样的基础经文,那是想都不要想,张口就来了。

不过,这要考科举,显然只背下四书五经可不行了,或许在童生试这第一关,能背好四书五经,文章写的差不多,或许就能过关了,可在乡试、会试之中可就不行了,这四书五经不仅是要背的滚瓜烂熟了,更是要对其中的微言大义要有所理解,这才是难点。

毕竟微言大义嘛,这千百年来,圣贤书里的微言大义也是有着不同的注解了,历朝历代以来,大儒们读圣贤书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做出了自己的注释了,一个个看起来还都挺有道理的。

可是,这却是为难了科举考生了,这各种各样的注解注释,哪一个又是准确的呢?哪一个又是考官们想要的呢?那就只能考生们自己琢磨了,或琢磨考官的喜好,或自行领悟出题人的意图,也是个猜心思的有趣环节。

当然,在这答题之前,最重要的还是考生们首先要熟知这些注解注释了,广览群书了,这是基础,也是书院里需要教的东西了,有了这个基础,如此才能去琢磨着如何答考题了,不然你连如何答考题都不会了,不知如何下笔了,就像要读书先认字,理解一个个字的意思,再去组词造句,再去读书了,这四书五经也一样,先背下来,再一字一句去揣摩其中的微言大义,如此考试考到了,自是能明白该如何答题,如何做文章了。

这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也难了,主要是这四书五经本来就有些枯燥无味,那些历朝历代大儒们的注释注解,那就更是看的人头晕眼花了,其中的引经据典,各种微言大义,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说尽的,没有个年,七八年的系统性学习,想要理解透彻却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