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会友(2 / 2)

唐朝笔记 羽外化仙 0 字 2021-10-13

这些东西都是姚元崇从四川带回来给十二娘的,十二娘一件件看过来,都是蜀中有特色的好玩意,可见他是用了心的。</p>

物品中还有一个木匣子,十二娘抽开盖子,只见里面躺着一支华美的百戏阁楼步摇,华光四溢,十分贵重的样子。</p>

十二娘将它取出来拿在手中把玩,走到梳妆台前拿起妆奁里只剩单独一支的包金花头对簪,将步摇和簪子并在一起打量。</p>

她另外一只包金花头簪让姚元崇给拔走了,如今送了这样一支贵重的步摇来,是对拿走那支簪子的补偿吗?</p>

她嘴角高高弯起,将两支发钗一起收入妆奁里,转身跟阿兰一起拾掇其他礼物。</p>

“送东西的人没有留什么话吗?”</p>

阿兰摇摇头说:“什么话也没留,送来东西就走了。”</p>

十二娘略微有些疑惑,她本以为姚元崇会当面把这些东西送给她的。</p>

看着精致的竹鸢,十二娘有些出神,怎么几个月不见,现在觉得姚元崇生疏了?可昨晚跟他聊天的时候,明明好好的呀。思索着,十二娘准备等到约大家出去放鸢鸟的时候再看看。</p>

因离崔家前来送聘礼的日子没几天,十二娘要帮着十一娘张罗准备,没有时间邀朋友出去放鸢鸟。到了十八日那天,崔家热热闹闹的抬着聘礼来下聘,场面十分热闹气派。</p>

这门亲事,崔家人请了安乐县公任雅相之妻任夫人做媒人,元娘以为崔家会让从开始就插手此事的周夫人当媒人,谁知在问名的时候换了任夫人,弄的元娘措手不及。</p>

虽说请安乐县公的夫人做媒人,这门亲事整个档次提高了,是抬举十一娘的举动,但对于高家来说却是个难事,元娘之前准备请与周夫人身份相当的长嫂鲁氏当媒人,可现在却不合适了。</p>

高家长辈不在长安,什么都靠元娘来操办,元娘无法,只好求到婆婆齐氏跟前,最终还是王家二房出面,请了礼部侍郎令狐大人的夫人做媒,才把这件事情圆过来,保住了高家和王家的脸面。</p>

纳征这天,王家十分热闹,六娘跟元大郎都来做客,作为高家娘家人陪着崔家的送礼人。吃喝了一天,把此事办妥,同时媒人和两家当事人商量着把十一娘和崔贞慎大喜的日子定了下来,就在今年十月初五。</p>

这个日子据说是十分好的黄道吉日,而且天气适宜,且有足够的时间等高夫人回长安帮十一娘制备嫁妆。</p>

忙碌一整天,到入夜方歇,元娘拖着疲惫的身子到婆婆齐氏房中道谢:“娘家妹妹定亲,却在王家吵闹一整天,娘把我们当自家孩子一样疼,不仅让大嫂处处帮我们安置,还出面帮我招待宾客,媳妇真是感激的不知说什么好……”</p>

齐氏笑了笑,说道:“看你这孩子说的,你的嫡亲妹妹寄居在我们家,自当处处照拂。再说这次摆酒,花的全是你母亲留下来给十一娘的钱,又没用我们王家一分钱,不过是让下面人帮着张罗,我跟着出去会会宾客而已,怎就说起这些客气话。”</p>

元娘抿嘴笑了,坐在齐氏身旁说:“能给娘当媳妇,是我的福气,我就知道娘最好了。”她转而又说,“梓哥儿今天没见到您,想的厉害,方才还在吵闹说要来给祖母说晚安,因时间太晚,我明天早上再抱他过来。”</p>

说到孙子,齐氏自然喜欢又心疼,忙说:“你今天累了一天,快回去歇着吧,有什么话,明天抱了梓哥儿一起过来说。”</p>

元娘欢欢喜喜的退下了,到了房间外面松了一口气。</p>

家中是大嫂鲁氏主持中馈,但外院庶务却是她丈夫王勤在打理,两边牵扯着,时常因为账务的问题起一些小冲突。她不想因十一娘的婚事,惹的王勤不好与鲁氏交代,此刻要到了婆婆齐氏的话,她也不怕横生什么问题了。</p>

娉婷小楼中,灯火大亮,十一娘坐在十二娘的房里跟她说话,似乎有说不完的肺腑之言,谈论的全是今天下聘之事。</p>

十二娘早就决定对她这么亲事不置可否,所以就那么听着她说,手上却在做自己的事。</p>

她拿着印花帖一笔笔的写着,邀朋友们二十五日去曲江池放竹鸢。写好了一堆帖子,她忽然打断十一娘的话,问道:“十一姐,我们要去曲江池放竹鸢,你去吗?”</p>

十一娘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竹鸢,犹豫半天,说:“算了,我不去了……”</p>

十二娘对十一娘这种为了婚姻牺牲自我的作为,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p>

“头几天惊鸿队练球的时候,岚娘说你已经好久没去过了,问你还去不去,若是再不去,她可就要除你的名了。”</p>

十一娘大惊,说:“呀,不可以,我这就去给岚娘写信,她怎么能撵我呢!”说罢,一阵风似的跑回了自己的房间。</p>

.</p>

【晚上稍晚些时候还有一章更新。】***(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