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地委书记彭耀南!(2 / 2)

红旗 浪子刀 0 字 2021-10-14

他续道:“老领导,您在淮西当过县委书记,您知道咱们旗山的情况是非常特殊的,就算是分开干,各家也分不到几亩地,只能继续想办法搞大农业开垦将那十几万亩的荒山地也利用起来!”</p>

彭耀南嗯了一声道:“所以我才再给你几年时间嘛,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以后改成了乡政府也能继续推行荒山改造嘛,承包给农民自行改造,充分发挥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嘛。时代不同了,党要领导群众一起干事业,也可以引导群众干事业嘛,不要拘泥于形式。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如果你坚持要继续搞公社改革,我也可以再给你一段时间看看效果!”</p>

顿了顿,他又续道:“中央虽然在82年的决议上是有保留的允许部分地区维持公社体制,但在总体精神上还是希望健全国内各级地方政府管理体系,为深化经济改革打下坚实而统一的基础,也是要实现我国在行政管理上的正常化。保山,家庭联产承包制只是压死公社经济这个大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p>

徐保山只能是沉默的点着头,他知道彭耀南这一次的突然来访除了一个目的外,另一个目标就是要说服旗山公社撤社建乡,为后面的合乡并镇做准备。</p>

杨少宗听着这番话不免有些焦急,他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可又不能说,这里确实没有他说话的份,但他隐隐约约的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彭耀南这番话不仅是说给徐保山听,似乎也在说给他听。</p>

是的。</p>

从公社到乡镇政府的变化除了农业问题外,真正的问题其实是国家管理的正常化,旗山是一个乡,而且是淮西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乡,这么大的乡保留公社体制恰恰是整个淮西县政府正常化管理的一个极大的障碍。</p>

可这个障碍属性何尝不是杨少宗想要的呢?</p>

徐保山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和彭耀南回答,他转念一想忽然和杨少宗问道:“小杨,你的政治觉悟和素养还是很不错的,对于我们彭书记这番话有何感想啊?”</p>

这?</p>

杨少宗慎重的考量了片刻!</p>

顿了顿,他道:“两位领导讨论问题,我哪里有说话的余地!”</p>

彭耀南倒是不太在意的重新点上一根烟,道:“小杨啊,你是刚毕业的年轻同志和党员,肯定也有一些新想法,不妨和我说一说!”</p>

“那行!”</p>

杨少宗抓住机会,道:“彭书记,徐书记,我对于旗山的问题确实有着一些自己的不成熟的想法。我认为农业生产也有高投入高产出的效应,特别是在养殖业和林业上,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公社的多劳力、多资金、多技术的优点,集中力量建设养殖业和果林经济,我们旗山未来的发展将会是非常快的。其次,随着养殖业和林业的发展,随着劳动力的转移,我们还可以在旗山充分发挥大机械化种植的优点,在旗山地区1.7万人口的基础上实现个人产值和经济总产值的最大化。”</p>

彭耀南并没有否认的点头道:“你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不愧是年轻人啊,看问题的角度确实是比较新颖的。你继续说,大胆的说,这里没有其他人,就算说错了也没有影响!”</p>

杨少宗的胆量和气魄一贯是很大的,他甚至直接反问彭耀南道:“彭书记,我们在地方搞工作的最大目标不就是希望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吗?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首先就应该是每个人都能先过着富裕的生活。只要能让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并不一定要拘泥于哪一种线路,旗山的情况决定了我们旗山想要搞共同富裕,光靠种地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搞养殖,搞果林经济,搞食品加工业和轻工业。”</p>

最后,他又补充道:“关于正常化管理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先对公社管委会的部门进行对应改革,进一步和县政府各职权部门接轨,其他包括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都可以逐步改革,因为我们的首要目标还是得先让旗山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p>

听完杨少宗略显激昂的争论,彭耀南倒是很高兴的笑道:“小杨,你这个提议是很高明的,旗山地区确实有着很多的先天不足,想要搞活经济,搞好经济,重点发展养殖业、林业和轻工业是非常重要的想法,也是旗山地区必然的出路。”</p>

杨少宗谦虚而诚然的说道:“书记,我有些太激动了。”</p>

“唉……!”</p>

彭耀南并不是很介意的说道:“我倒觉得年轻人就应该有你这样的激情和气魄!我记得你以前给我做学生工作汇报的时候还显得很紧张,现在很不错嘛,已经有大将之风了。”</p>

他稍作停顿,略加沉思才续道:“小杨,你提出的这份责任工分制还是很不错的,完全可以在旗山公社先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对于你提出的旗山经济未来发展道路的建议,我认为也是很正确的。对于你放弃国家分配机会主动要求参加穷困山区建设工作,我原则上更是很支持和赞赏的。现在很多的大学生一毕业就要求分配到好单位,分配到大城市,为了工作分配的问题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影响很坏,所以说,我们非常需要你这样一批新时代新典型的新青年党员,不仅愿意,而且是主动积极要求到穷困地区搞工作。但是……!”</p>

忽然听到一个“但是”的杨少宗心里不由得一凛,暗道:您这怎么还能来一个“但是”啊?</p>

彭耀南转个弯道:“具体的分配调整还是要服从国家和地方的安排,我不能光顾着旗山,也得考虑淮海机械厂。我相信你是我们青年党员非常优秀的一员,有着非常高的政治素养和觉悟,有着非常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实干精神,有胆量,有气魄,有知识,有思想,到哪里工作都能发光发热……总之,你的具体分配和安排要等我回市里再做考量,个人不要急,要服从组织上的安排!”</p>

杨少宗很失望,他的工作分配调动本来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简直就像是芝麻绿豆那么小,公社书记徐保山就能拍板拿下,居然拖到了地委书记彭耀南这里还得再商量。</p>

他也不知道是彭耀南和徐保山的原则性、纪律性太强,还是彭耀南根本就不在乎他一个小小大专生,也不打算浪费时间去给他协调分配问题。</p>

一直不作声的徐保山这时才和杨少宗道:“小杨,你的汇报工作做的很好,先回办公室找小唐,帮他准备一下中午的列席会议!”</p>

杨少宗知道徐保山可能还想继续劝说,这就起身和彭耀南、徐保山告辞。</p>

杨少宗走了。</p>

彭耀南却和徐保山道:“不错,你说的这个年轻人还是很有前途的,以后注意稍稍打磨一下,别让他总是这么急于求成!”</p>

徐保山慎重的点着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