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1674倍(2 / 2)

红旗 浪子刀 0 字 2021-10-14

这样的日子能不好过吗?</p>

杨庄这个地方地多人少,关键是地也不好,种点菜都要施肥,各家各户都沾着旗山养猪场的光,要么是在养猪场上班,要么就是在家里建猪圈,也都养着七八头猪,需要饲料就去旗山养猪场批几袋子。</p>

今年养猪镇是碰上了好运气,猪肉都卖出了好价格,杨庄的人已经先发了一笔养猪财。</p>

杨少宗一来,大家都是好不高兴,正好上个月杀猪留了些猪头肉卤在家里,这就切了几个冷盘,差点凑了一桌子的全猪宴。</p>

等赵敬民匆匆忙忙的赶过来,一上桌,几个人就先对付着冷菜喝了起来。</p>

一看桌上都是好菜,赵敬民就笑呵呵的道:“老二啊,你家里这个日子真是越来越红火了啊,光是年底给你发责任奖就有七千多,六十多头猪只卖一半就捞个够本。杨庄现在就你家的日子最好过!”</p>

赵敬山也笑呵呵的,感慨道:“日子是好过啊,可这花钱也如流水,什么东西不涨价的,也幸好年头买的猪崽,要是下半年临时决定养猪,那其实就赚不到多少钱,光是饲料价就涨的吓死人啊!”</p>

赵敬民微微点头,道:“物价涨的是很凶啊,大家今年能过好日子,镇的多亏前面囤积了一笔物资,要不然,各家各户买油盐都得花不少钱。现在有不少人家里想盖砖房,砖头是咱们本地的,那还好说,一问水泥的价格可都是吓一跳啊。”</p>

杨少宗这才道:“还是要和社员们都说清楚,咱们今年肯定要大规模的建房子,大家不要自己建房,特别是砖瓦房一建,以后想要拆地基都很麻烦,要盖就是一次性盖好!”</p>

赵敬民笑道:“公社出资盖房当然是好事,可有些人不愿意搬,大家住的地方有自留地,集中居住在一起,按照规划一算,每家都只有一分地的小菜地。一分地啊,这能种什么菜呢?而且,你说咱们住在杨庄的,相互都是亲戚朋友的,他们就未必想要集中搬到徐家集住!”</p>

杨少宗道:“这个还是要调整嘛,要做思想工作,坚决不肯搬的也可以继续留在原有的地方,反正我们是优先将徐家集和新滩的两个集体住宅区建起来。”</p>

赵敬民微微点头,这又将声音压低一些道:“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大青湾那边的人不肯搬,他们就觉得公社还是要打那些地的主意,宋***前几天刚去了大青湾一趟,和沈一民差点当场吵了起来,闹得很不开心!”</p>

杨少宗这才知道赵敬民是绕着弯子说一说大青湾那些人的事,这个村确实是旗山目前工作最头疼的地方,他们看着杨庄、红旗坡都拿到了项目,有养猪场,有工厂,他们就觉得不服气。</p>

要说条件好,哪个村子的条件能比得过大青湾,地多人多,紧邻着铁路,虽然铁路根本不在大青湾停。</p>

说到铁路的事情,大青湾的沈一民也觉得公社偏心,如果不是他们当初***,他觉得公社说不定就会将铁路站放在大青湾,而不是穆店坡。</p>

老实说,杨少宗现在对大青湾这些人的意见是非常大的,管委会的其他干部也都有意见,而大青湾的人同样对管委会意见很大,总觉得管委会一直在报复大青湾,所以什么好处都不给大青湾。</p>

细细说起来,旗山在这两年的发展中也确实没有在大青湾搞起任何一个项目,说是没有报复,这个话也说不通。</p>

这一次考虑在公社建集体住宅,大青湾又被放在最后一位,优先从徐家集和新滩做起,然后是红旗坡、杨庄。</p>

不经意间,大青湾和旗山管委会已经走到了不同心不同德的地步,甚至是又要闹分家的地步,大青湾现在之所以不想分家,无非是社员每年的红利明显高了。</p>

想一想大青湾的问题,杨少宗也觉得头疼,他就和赵敬民道:“大叔,今天不谈那个事,挺闹腾人呢。”</p>

“也对!”</p>

赵敬民呵呵笑着。</p>

杨少宗难得回来,大家喝的都有点多,赵敬民先回去之后,杨少宗就留下来缓一缓酒劲,赵瑛给他泡了一杯浓茶,他坐在小屋里和赵敬山继续聊几句。</p>

等赵瑛和二婶都去里屋看电视,房间里就剩下两个人,赵敬山才不无担心的和杨少宗问道:“宗子,富旗公司的那笔钱,我怎么想都觉得很有压力啊。宋方舟上次回来的时候跟我说那笔股份现在能值几百万,这还得了啊?”</p>

杨少宗微微点头,却又摆着手道:“二叔,你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你就当是不知道呗。如果说是一点风险都没有,那总是假的,可如果出了问题,那也是宋方舟他们背着,你反正是不知情。只要你说自己都不知情,那能有多大的问题呢!”</p>

当初筹办富旗公司的时候,杨少宗想办法给赵敬山借了两万块投入股份里,那时候算是4%的股权,现在一番二番三番,已经番了1674倍,富旗公司的资产总额从50万增长到8.37亿。</p>

这就意味着赵敬山的那两万块已经变成了3348万。</p>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p>

杨少宗能说什么,如果你问他,他也只能耸耸肩告诉你,他同样是很无辜,要怪只能怪宋建邺那些人太不知死活。</p>

幸好,关于富旗公司目前有多少钱的问题还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宋方舟、宋建邺、潘时新、徐明和杨少宗五个人知道具体的数额,其他人都还不知道,当然像李光泗等人也知道一些大概的数字。</p>

之所以不让更多的人知道,关键就是为了防止消息泄漏,即便富旗公司上上下下都已经逃到了特区,这件事的风险依然是不低的。</p>

当江东省还在为今年利税递增任务中的几千万款子头疼时,谁能想到旗山人民公社的在富旗公司中投入的资本已经涨到了4个亿。</p>

亿。</p>

在这个时代是多么恐怖的事情。</p>

在1988年的全国gdp也不过是14975亿,靠投机倒把,旗山人很侥幸的在里面占据了1%。</p>

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这或许就是这个时代最为真实的写照。</p>

一不留神就成了一个大倒爷,在一家倒爷大户公司中占了4%的股份,赵敬山心里说不忧虑那是假的。当然,如果他真知道具体的数额可就不是忧虑了,而是惊惶。</p>

杨少宗安慰了一番,赵敬山还是觉得不那么安稳,忍不住又问道:“你说句真话,真的会不会出事,要是会出事,我就把这些股份都卖给宋方舟,换个几万块钱就行了。”</p>

杨少宗呵呵笑着,道:“那你又是何必呢?真的就能出问题吗,如果没有出问题,你这不就是白白将几百万送人吗?”</p>

赵敬山倒是很实在的感叹一声,道:“这个钱不是自己辛苦赚的,心里总是不安心啊,既然是宋方舟赚的,那就给他好了!”</p>

杨少宗想了想,道:“暂时就不要和他说这种事情了,他那边烦心事多着呢?”</p>

赵敬山想了片刻,又道:“那我能不能把这个股份转给别人?”</p>

杨少宗有点无语,过了片刻才道:“二叔,如果你真的这个事情对你压力很大,那你就将股份转让给别人,但我要告诉你,这个4%的股份实际上不是几百万那么些,而是几千万那么多,也许再过几年就是一个亿。您要转让是没有问题的,等一等,等个四五年再转让,或者是直接捐给公社之类的。再说了,现在和您情况差不多的人也不少,杨建林当初在那边投了四千多,现在算一算也不少钱吧,我看他也没有什么担心。你不说话,没有人知道,如果你非要到处转让给别人,那反而会惹出很多麻烦事!”</p>

赵敬山已经吓得说不出话来,甚至是一脸惊悚的看着杨少宗。</p>

杨少宗则道:“二叔,我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会是这么个结果,当初我估计也就是顶多涨个四五十倍。既然今天已经这个样子了,我建议您就什么都别说,只当不知道。冒险也是值得的,实在最后顶不住了,事情已经暴露了,那就以个人名义直接捐给国家。只要没到那一步,你就什么话都别说,宋方舟他们都在深州特区躲着呢,等事情过去了,也就真的过去了!”</p>

“这……!”</p>

赵敬山愈发说不出话来,他现在真的不会再提转让了。</p>

几千万啊,这辈子能赚到吗?</p>

赌一把又能怎么样,脑袋掉了也不过是碗大一个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