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金富士(2 / 2)

红旗 浪子刀 0 字 2021-10-14

大青湾村的人还是信任沈一民,所以,这个厂的厂长必然得是沈一民。杨少宗的提议是争取开个好头,不要用大队的名义直接去办,就让秦光明和沈一民逐家逐户的报集资合同,每股一百圆,不设入股上限。</p>

沈一民报了六十股,整个大青湾各个社员家庭的集资总股数是2542股,中旗公司支出2458股,最后合股五千股,总计资本是五十万圆。</p>

以总资本计算贷款,由经济办和工农银行批报了一笔三十万圆的贷款,经济办通过旗山同富基金另外发放了二十万圆的贷款,将这家服装厂的流动资金先撑到一百万。</p>

正好,旗山农业合作社通过和中旗公司合股创办的方式,筹集了六百万的资金用于创办旗山服装总厂,中旗公司同步就将旗山大青湾服装厂的股份转让给旗山服装总厂,并因此超过旗山农业合作社成为旗山服装总厂的大股东。</p>

在旗山服装总厂的建设道路上,杨少宗的首选还是先从代工做起,首先要通过和国外服装企业的合作建立一个正规化的基础,从***和淞州引入设备在穆店坡工业区建厂,按照***迅销公司的要求、规格定制生产羽绒服、休闲服、工作服、西服,统一经青浦港出口至***。</p>

淮海市做为1984年就开放的沿海开放城市,某种程度上恰恰因为彭耀南这些守旧派的存在而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但这种对外合作的资格还是有的。</p>

即便是从代工做起也很困难,因为***迅销公司的要求是出了名的严格,前些年一直是在香港和台湾进行代工生产,随着香港、台湾的劳工成本迅速高攀,最终才开始考虑在内地代工。</p>

联系上***迅销公司也是一个意外,这里面还要感谢大谷会社的山崎社长从中介绍。</p>

说真的,杨少宗并不是很相信沈一民能将旗山大青湾服装厂办好,但在旗山服装总厂的项目上,他还是非常慎重的从江西共青服装总厂挖来了时任鸭鸭羽绒服厂的厂长张鼎光同志,这个时期的共青服装总厂就是后来的鸭鸭集团,做为国内的大二型企业以及和几任团中央***的特殊关系,他们享有非常独特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一直是国内对外服装出口、代工业的龙头。</p>

杨少宗将张鼎光请过来,实际上就是要借这种特殊的经验,除了张鼎光,其他的企业管理干部都是在社会上公开招聘。</p>

有趣的是,杨少宗并没有将赚大钱的希望放在旗山服装总厂上,此时的旗山正在热火朝天的投资着几个大企业——旗山啤酒厂、旗山酒厂、旗山服装总厂、旗山富邦饲料厂,这几个厂代表着旗山未来几年的产值希望。</p>

在县里,中旗公司也在投资淮西富邦制药厂、淮海大谷食品机械厂、淮西海马摩托车厂,在深州,中旗公司拥有富旗公司和万旗公司的股份,拥有香港联想的股份。</p>

在整体的大计划中,杨少宗还有三个新的突破点,他不求对联想的大额控股,而是自己想通过中旗公司的运作在国内另外投资一家近乎于独资的神州数码通信公司、美旗家电公司,同时在淮西海马摩托车厂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对汽车业的突破。</p>

计划再恢弘,没有钱是做不到这些的。</p>

可惜啊,除了旗山食品总厂,眼前的这些企业都还在一个投资创业阶段,投入多,产出少,而杨少宗一贯的风格就是大投入大产出,要么不做,要做就砸下去几个亿做到产业龙头的地位。</p>

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这些企业都直接划归中旗公司所有,和旗山食品总厂脱离了关系,也算是为旗山食品总厂摆脱束缚和压力,轻身独行,而旗山食品总厂账上约有8.5亿的流动资金不能再轻易调动,何况这些流动资金对旗山食品总厂也非常重要。</p>

杨少宗此时又开始缺钱了,他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中旗资产管理公司拥有的固定资产总额和银行贷款,用银行的钱来运作这些项目,偏偏1989年是国家银根缩紧的一年,想要和银行贷款不难,想要贷到一笔巨款则几乎不可能。</p>

琢磨着这些个事儿,杨少宗被迫将目光放到了旗山养生堂,现在正是保健品市场很火爆的时期,如果能做好一个产品,并且从中套现50个亿,杨少宗的所有梦想就都可以实现了。</p>

解决问题的钥匙只能是在这里了。</p>

在方石带着七八个人的保健品营销团队从广州转战旗山后,杨少宗打了一个电话给宋方舟,又将一直在旗山食品总厂负责鲁省经销供应工作的宋小波喊过来。</p>

这段时期,富旗公司主要是集中一切力量做地产生意,富旗公司的主力是在南海经济特区大肆倒卖地皮,富旗公司控股的富旗置地公司则在深州、珠海扎根做地产项目,前者是宋建邺负责,后者是潘时新和李光泗负责,宋方舟则在找其他的投资项目。</p>

这天下午,大家都在旗山养生堂公司在旗山红旗区的生产基地见面。</p>

小会议室里,大家还是以杨少宗为首,坐成一圈,相互闲聊着,散着烟,杨少宗则端着茶杯和宋方舟叙旧。</p>

谈了片刻,杨少宗看了看表,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就和大家说道:“我这一次喊大家过来是想搞一个很特殊的项目,说到底,这个项目就是为了赚钱而搞的。我的想法很简单,在旗山养生堂公司旗下再开设一个公私合营的新公司,由方石担任总经理,运作一个新的保健品。”</p>

在此之前,杨少宗实际上已经就这个想法和每个人都单独联系过,听他这么说着,宋方舟等人也不惊讶,大家就这么静默的听着,因为杨少宗一直没有说清楚具体要如何搞。</p>

杨少宗续道:“我年初就和长江大学的朱景苓教授谈过了这个事,单独搞一个不归旗山养生堂运作的新产品,说穿了就是捞一笔快钱。话是这么说,可咱们的产品仍然是过硬的,这个产品叫金富士,选用的配方是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杆菌和低聚麦芽糖为四个主配料,另外搭配维生素a、c、e三个系列和硒、锌、铁、钙,主要作用是提高肠胃功能和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疲劳能力,同时具有抗癌和抗氧化,延长寿命和全方位保护健康的能力。我对这个项目的寓意就是健康全中国13亿人的免疫力。”</p>

听杨少宗说完,方石就笑呵呵的感叹道:“这个产品倒是这真不错呢!”</p>

杨少宗点着头,道:“产品不错,关键是能不能卖出去。我们将名字定为金富士,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营销策略,那就是准备和***生物工业研究所合作,具体的配方比例由他们确定,对应的研究也由他们负责,包括各个配料元素的作用都从***选用。换句话说,我们在这款产品的运作是非常高端的,在营销方面,我们又要主走农村线路,实现在全国范围的大覆盖,具体的运作上,我们选择由旗山养生堂授权配方给新公司换取一定的股份,新公司在旗山养生堂和淮西富邦制药厂加工生产。我之所以要这么做,那是因为我们在这款保健品的销售中必然会有一些夸大宣传,宣传的也会非常猛,而且,保健品归根结底不是药品,不可能立杆见效,长期销售几年后,这款产品可能就会为人所病垢,有人说它好,有人说它不好,最终由可能损伤旗山养生堂的长期声誉!”</p>

方石忍不住厚黑一把,阴笑道:“杨总,您这真是要赚快钱啊!”</p>

杨少宗想了想,感叹道:“英雄生于乱世,很多事原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说到底,咱们缺钱。如果不缺钱,这款产品完全可以稳步运作。当然,旗山养生堂以后会在这个配方上进一步优化,推选更为适合的长期运作的新产品。”</p>

方石道:“那索性就做一个产品换一家公司。”</p>

杨少宗点着头,道:“可以这么说吧,但也不是绝对的,早期可以这么做,在达到一定水准之后,我们就还是要回归产品本身,立足长远的运作旗山养生堂这个品牌。”</p>

他其实对旗山养生堂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运作想法,那就是等旗珍食品会员店在全国开设到几千家,甚至是几万家的规模时,他就将旗山养生堂旗下的各种保健食品送去旗珍食品会员店,用这个渠道扩宽旗山养生堂的销售量,用另外一种方式占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头号交椅。</p>

杨少宗并不是很想用三株的方式赚钱,可他本来就不是一个会坚持走正道的人,既然他坚持要以一种超常规的发展方式来建设一个奇迹般的新城市,一个代表着新希望的城市,一个代表着某种解脱的城市,不得已的时候,他还是会选择一些捷径完成原始资本的累积。</p>

他也是想明白了,反正别人迟早要这么做的,他做了一次、两次,别人就无法复制第三次了,因为中国人不会再上当了。</p>

说真的,即便是想走这条捷径,杨少宗还是尽力希望产品本身确实有作用,有价值,在金富士的配方大致出现后,朱景苓说了一句话让杨少宗还是能感到一些欣慰的。</p>

朱景苓说,金富士这款产品如果真的做成了,那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内最接近欧美发达国家保健品行业水平的产品。</p>

为了这句话,杨少宗和那家即将成立的保健品新公司要为此付出很高昂的成本,相比三株、脑白金的低成本,金富士的成本是真不低,卖价预期也只是每瓶28圆。</p>

成本之所以不低,关键是国内暂时还没有低聚果糖的生产线,旗山食品总厂通过大谷会社也在紧急进行这方面的生产线投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