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国第一镇(1 / 2)

红旗 浪子刀 0 字 2021-10-14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国第一镇</p>

县委和地委的领导都回去了,省委组织部长周长安和省计划委主任唐葆华还会留一宿,因为他们明天将会继续在旗山镇参观视察其他项目,特别是要去旗山服装总厂和旗山食品总厂再看一看,而成绩越来越火爆的金富士公司更是他们参观的重点。</p>

李兆棠也没有走,因为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和杨少宗商谈,他可能比周长安、唐葆华走的都要更晚一些。</p>

在将其他领导都安顿好后,李兆棠就将杨少宗喊到自己的房间里谈事。</p>

将房门关上,李兆棠为杨少宗倒了一杯茶,环顾房间一圈就和杨少宗笑道:“你们这里的招待条件是越来越好了,比我上次来的时候又好了许多嘛!”</p>

杨少宗笑了笑,道:“李院长,等你下来再来的时候,我差不多就能请你去旗珍酒店住了,那里的条件肯定比招待所更好,可惜,现在正在抓紧装修,要再等两个月才能对外使用!”</p>

“哦,旗珍酒店……你们自己办的?”</p>

李兆棠很奇怪,他对旗山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但也第一次听说旗珍酒店这个事情。</p>

杨少宗道:“就是旗山食品总厂原先的下属招待所,旗山食品总厂目前的主厂区都已经转移到了红旗工业集中区,空置出一大片土地,正好又位于中旗广场附近,我们就将这个招待所拿了出来和香港的一个管理团队签署合资合同,由他们负责经营一家旗珍酒店,以后主要是对外公开营业,同时承包镇政府、公社和旗山食品总厂的接待业务。”</p>

“哦,这样啊!”</p>

李兆棠大致的想了想,又道:“这个想法不错,旗山食品总厂的那个招待所还是很不错的,改造一下就能算是挺好的酒店呢。”</p>

杨少宗道:“是啊。”</p>

旗山食品总厂的招待所改建过一次,现在的规模是六层楼的中型招待所,有一百多间住房,加上新扩展到大厅和辅楼,还是有条件申报三星级酒店的。</p>

对旗山镇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三星级酒店的条件就足够了。</p>

李兆棠又问道:“那个香港的管理团队怎么样,怎么谈起来的?”</p>

杨少宗道:“这个团队只是香港某家大酒店的几个中高层管理人员合股,我们事先是通过一个叫马太的香港女商人和他们联系的,马太和他们一起出资120万港币在香港注册了一家酒店管理公司,然后和我们旗山食品总厂合股,在这个旗珍酒店占51%的股份。实际上,我们只是想要他们的管理经验,还有合资的身份。”</p>

李兆棠点着头,道:“对,关键是他们管理经验。”</p>

李兆棠心里明白,以旗山食品总厂下属招待所的条件想要找到真正有实力的管理团队和外资也是不可能的,现在这个情况就是最好的。</p>

他稍加思量,又和杨少宗道:“其实省里有些领导对你们要建22层大楼的想法还是比较有意见,觉得你们乱烧钱,这么一个小镇还想建摩天大楼,咱们省里目前也只有长江酒店是33层楼,另外还有一个外资在建的金鹰大厦是32层。”</p>

杨少宗笑道:“其实,我们这个中旗大厦是28层楼的设计,只是考虑很多因素,我们上报项目的时候只报了22层,在具体的施工中还是按照28层的标准建设,后面再临时增报几层。”</p>

李兆棠不由得更为惊讶,问道:“这么高,有意义吗?”</p>

杨少宗道:“当然有意义,我不是乱烧钱的人。我们找香港的许李严建筑工程师有限公司做这个设计,他们派人和我们谈论具体的规划目标,做的一个初步规划就是在中旗广场附近以18层到22层楼的建筑为主,随着旗山镇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会在中旗广场东面靠近旗河区的地方再修建红旗广场,两个地区的建筑规模是差不多,而两个广场的外围三公里区域内都是以12层到18层的建筑为主要标杆,包括我们现在规划的居民公寓楼,实际上也都是以12层为主。从目前来说,我们这么做确实比较浪费财力,但我们节省了大量的土地,旗山镇想要再扩大土地范围是很难的,未来总有一天会面临土地不够用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土地问题上必须是能省则省。这总比我们先建十层楼,以后跟不上需要再拆掉重建要好一些吧?”</p>

李兆棠微微点头,又道:“那你们在资金上能够承受吗?”</p>

杨少宗道:“其实,我们在建楼的资金主要还是用银行贷款,暂时不会影响企业的运转。我们的规划也是长期的,一年建一栋,慢慢在十年内完成整个中旗广场的配套开发,在资金上的压力并不大。现在来看,这些楼是有点过高了,几年之后,随着旗山的进一步发展,土地供应开始趋向于紧张,这些高楼的价值就会逐步体现出来!”</p>

李兆棠笑了笑,道:“我看你这不是要建设一个旗山镇,根本就是冲着一个市去的。”</p>

杨少宗道:“那也不至于,既然我们在经济发展上已经可以称之为中国第一的镇,做为这样的一个镇,我们本身和城市之间分界线就已经很模糊了。”</p>

李兆棠则换了一个话题,道:“另外说一个事,我这次来是要和你说一声,下个星期,也可能是1月上旬期间,人民日报会刊登一篇名为《中国第一镇——旗山镇的发展与改革》的评论员文章,你要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准备,我个人预计会在全国产生非常大的轰动效应。”</p>

杨少宗大吃一惊,道:“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有人和我们说一下?”</p>

李兆棠道:“很抱歉,这篇文章基本可以算是我写的,但这个事情的发展也超乎我的预估,确实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原先在11月初的时候,省委政策研究室要我帮忙写一篇关于你们镇经济建设的报告,主要是给省委领导看的,写出来后,省委韩***觉得你们的情况越来越特殊,完全是一个特殊的典型,就将这个报告正式上报给中央***处和国务院办公厅,据说在那边的反应也是很激烈的,有中央领导直接开口,安排人民日报刊登这份报告,具体负责修改报告的人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王树立同志,他前些刚坐飞机到省社科院和我就具体的问题探讨过,但也没有说清具体的刊登日期,只能说是最近,最快是1月1日,但有点困难,最慢是1月10号。”</p>

</p>

“这样啊……?”</p>

愈发觉得问题有些严重的杨少宗微微吸了口凉气,听起来是很好的事,但也是很奇怪的事,有时候,好事和坏事本身只有一步之遥。</p>

可以肯定一点,一旦文章正式刊登在《人民日报》,旗山镇将会遇到非常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程度绝对是杨少宗所无法控制的,事实上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控制和预料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