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尽其才(2 / 2)

房子楚明远突然眼前一亮,大声的说道:没错,其实各个农场早都开始把去年的地窝子推到了,换成了简单的土坯房,下一步大家应该想要建房子。

没错,建房子就需要砖瓦木料,需要锅碗瓢盆,各种家具,你们可以在这上面动动心思。另外大家恐怕还需要购买耕牛,说起来咱们的牲口缺口还很大,不少农场还要靠着人拉犁杖,这肯定不是长远之计

张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可以贩卖耕牛

在这里我给大家透露一个新政吧。王永江说道:雨帅和蒙疆巡阅使张勋联系了一下,双方要互通有无,以后奉天的商人到热河做生意,都能享受到优惠税收,大可以到热河购买牛马,这也是一条财路啊

听了王永江和张廷兰的话。楚明远和在场的老百姓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赚钱的路子还有不少,只是以前没有想到而已。

楚明远脸上更是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张先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了这些新路子,我们有信心明年收入翻一番,乡亲们全都换成大瓦房

明远,这回你又保守了啊,我教给你一个做生意的秘诀啊张廷兰笑着说道:这个秘诀就是贷款别看我投资不少产业,实际上算下来。我账面资产绝对是负数。你要是想办厂子,就不要怕欠钱,贷款不要急着还,这样不就有了本钱么,何必卖土地呢。这些土地其实就是乡亲们的后路。是大家的定心丸,你大可以租出去。我相信周边农场会有人愿意多干一点的

张先生。这样办可以么

当然没问题了,改变租佃模式,开办农场,是为了鼓励大家自由经营,只要能够完成合同规定的义务,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那我就立下军令状。要翻两番

一番交谈下来,楚明远彻底有了想法,而张廷兰和王永江的收获同样不小,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创造力。只要给予合适的条件,他们就能发挥出强大的能力,以往死板的租佃体制之下,的确是极大的压制了农民的发挥

他们又在农场走了走,楚明远指着一排干净整洁的房子,对大家说道:这是我们建的小学,周边农场的孩子也都过来听课。

一排教室足足五间房子大小,全都是砖瓦结构,比起周围的房子都要好很多,前面还有专门的小操场,格外的平整,两旁竖着篮球架子,和后世的农场小学差距不大。

知道什么才是最关键的,非常好,孩子们要想改变命运,只能依靠知识,明远知道办学,很不错

张先生,我向您介绍学校,可不是想表功啊,而是现在学校有点困难,能当老师的除了我之外,就几乎没有别的人了,尤其是数学物理之类的,您是不是该帮着解决一下教师的问题啊

这是全省的难题啊,我们正在抓紧培养各种人才,师范学校也在大力的招生,两三年能有所改观,不过暂时还要你们自己想办法才行,多赚钱,高薪聘请老师,明远你不是有那么多同学么,就没想着聘请几个过来

一提到学校,楚明远脸上露出了一丝羞赧之色,有点为难的说道:张先生,对以前的事情总有点心结,而且我现在这幅样子,只怕同学们也看不起我啊

拿去吧张廷兰随手从包里面拿出了一张纸,塞到了楚明远的手中。

楚同学,你的毕业证来了啊

楚明远当初由于游行的问题,被革除了学籍,其实已经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个伤口,现在只能靠着忙碌填补一下,但是他并没有真的忘怀,现在一看到毕业证,心中激荡,顿时眼圈有点发红。

好好拿着吧,转过年我还准备请你给学生们做报告呢,到时候好好让他们知道,真正做事该有什么态度

拙言过来的时候,特别帮你申请的啊,好好历练一下,这边稳定下来,我建议你再把大学读完,多增长点见识,如果以后有兴趣进政府工作,就来找我吧王永江也笑着说道。

铁龛先生,你这是公然的挖墙脚啊,我还准备让明远去屯垦厅呢,帮着我安顿移民呢

楚明远一看两个大人物都争着要自己,顿时心里头也涌起一股强烈的自信,什么都是虚的,只有真本事才是实实在在,到哪里都能得到认可。回想原来的看法,简直非常可笑,满以为上街游行,就是在做事情了,就是在救国救民了,现在看起来,那么办连自己都救不了,用处实在是有限的很

离开了楚明远的农场之后,又陆续看了几个,发现大家的成效虽然没有楚明远那么惊人,但是也都超额偿还了贷款,王永江和张廷兰都倍感振奋。

走了一整天,好不容易闲暇起来,周芯瑶笑着对张廷兰说道:拙言,你不是在办农场么,怎么不研究种地,反倒讲一些生意经,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么

这话就不对了,办农场的核心是完成农村的洗牌,大家先组成农场,所有人的生存就有了保证,然后大家可以去探索自己的路子,有商业头脑的可以经商,愿意做工的,可以去做工人。把这些人都分化出去之后,农场里面其实还有大量的种田能手,他们就能得到更多的土地,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特长,这就是各尽其才。

说的挺好听,你就不怕农民都去做工挣钱了,就没人种地了

当然不怕了张廷兰哈哈大笑:关内有多少百姓,有多少难民啊,只要劳动力有了缺口,就用移民补齐来,我是稳坐钓鱼台,高枕无忧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