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老段求援(2 / 2)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似乎吴大爷有点不高兴,他认为郭老师没有告诉他,直接就动手了,有些越权,他还向我爹发了电报,埋怨此事。

这下子张廷兰的眉头也挑了挑,英顺和巴英额都是吴俊升的属下,堂堂的两个旅长,要弄死他们,理应告诉吴俊升,然后再下手。可是郭松龄竟然直接越过了吴俊升,对他们下手,这个举动绝对称得起鲁莽。

在奉军各个派系里头,老吴原本是仅次于老张的实力派,随着张廷兰的崛起,他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也是一省封疆,手握大权。现在郭松龄只是讲武堂的一个教官出身,就敢不把他放在眼里,也难怪老吴会生气不满。

我原本建议让我爹提升郭老师,接任一个卫戍旅旅长,可是经过吴大爷这么一告状,我爹又改变主意了。

汉卿,杀了英顺和巴英额两个祸害,的确是大功一件,让郭松龄升职,也是情理之中,不过现在接任难免给人造成杀人夺权的印象,有点不好,我看还是想一个折中的办法吧。

拙言,我就知道你足智多谋,快帮我出出主意。

嗯,如果郭松龄愿意,可以让他到赤峰担任留守使,接替阚朝玺,然后让阚朝玺出任卫戍旅的旅长,另外一个空缺就交给姜登选,这样谁也说不出什么了。

赤峰是热河北部重镇,自从奉军占据之后,就一直赖着不走,现在张勋又买了奉军那么多武器,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了,张勋也没有办法拒绝。

而且让郭松龄到赤峰,也是为了替下一步行动做准备,有一支强兵在热河,张勋复辟之后,奉军就能快速控制整个热河。

张学良仔细想了想,这个办法的确不错,郭松龄既升了官,又避开了吴俊升的锋芒,已经算是对老吴有交代了,而且同时提拔了姜登选,让郭松龄也不那么惹眼,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因此张学良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

拙言果然厉害,我现在就去找我爹

张学良刚要走,这时候老张的卫士长又赶了过来,请张廷兰到帅府议事,张廷兰也不敢怠慢,急忙赶到了帅府。

张作霖正在老虎厅之中端坐,在上垂首坐着一个三十出头的高级军官,一身戎装,显得英武非凡,张廷兰认识他,这正是段祺瑞手下的头号心腹徐树铮。小徐现在是陆军次长,兼任总理府的秘书长,走到哪里都能代表段祺瑞。

上次奉军收复中东路的时候,他就跑了过来,差点和张作霖吵翻了,不过这一次小徐又来到了奉天,脸上没有丝毫的不快,反倒是笑容可掬,和老张谈得很愉快,其他的奉军要员也陆续前来。

老张对着大家伙说道:徐秘书长来奉,是代表段总理过来的,想要征求一下大家对于向德国宣战的看法。

老张说完之后,徐树铮就笑着说道:诸位都是奉军大将,国家的栋梁,也一定知道国家的艰难之处,现在德国遭到所有列强围攻,败局已定,我们加入协约国作战,只要打败了德国,我们就是堂而皇之的战胜国,政治地位就能得到极大的改变,这是天大的好事情,各省督军都已经同意了,唯有大总统还在阻挠,这次来到奉天,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一同帮着劝劝大总统,让他顺天应人。

徐树铮的话说的很好听,但是实际意思就是让大家一同施压,让黎元洪屈服。

奉军的这些将领听到这番话之后,也纷纷思量起来,大家伙倒不是在想着徐树铮的意思,而是在揣摩老张的心思,如果老张愿意,恐怕直接就拍板了,而不会拿到这么多人的面前谈,想来张作霖肯定有些想法。

现在是民国了,都讲究军人不干涉政治,参不参战我们不好发表看法,全凭总统和总理裁决吧,只要需要出兵,奉军上下一定责无旁贷孙烈臣代表大家说话了。

孙烈臣的话无疑给了徐树铮一个软钉子,小徐的脸色有些不好,不过他也知道奉军势头正盛,不好强迫,只能改为利诱,因此说道:总理一直认为雨帅是边疆的柱石,奉军的兵力也需要大力扩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