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乘胜求和(2 / 2)

由一个胡姓学者牵头,其他几个学者附属,他们联名在报纸上登载了给张廷兰的公开信,他们认为消灭多数党是列强共同支持的事情,中国理应参与其中,而且还要多出力,只有这样才能扭转中国的命运。他们还举出了巴黎和会的例子,中国虽然参加了对德作战,但是由于只派出了劳工,并没有派出真正的作战部队,因此才有了巴黎和会的失败。

要想赢得世界的尊重,就应该承担责任,些许的牺牲是值得的,一定能从列强手中,争取到独立的地位。

有几个人牵头之后,不少学者和官员都相继发来了类似的电报,鼓励奉军再接再厉,建立功勋。

面对一片沸腾的舆论,张廷兰只想到了两个字,那就是捧杀列强这是想忽悠着奉军。和俄国人死磕,然后他们好坐收渔人之利。这些胡乱吹捧,没有任何的价值。通过和俄国人交战,张廷兰已经摸清楚了双方之间的实际战斗力。

奉军和俄国人只能说各有千秋,奉军能在远东胜过俄国人,一方面是准备充分,一方面是地利优势,补给线比较短,能够从容的调动兵力。

如果继续往欧洲方向打,优势和劣势就会逆转。俄国人就会占据上风,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无论谁说,张廷兰都不会头脑发热,把来之不易的局面给葬送了。

百里兄。你看看这封公开信,有什么想法没有

蒋百里冷笑一声。轻蔑的说道:下贱

杨宇霆也点点头。十分感慨的说道:拙言,在没遇到你之前,我对着这些学者还是很钦佩的,虽然偶尔觉得他们的观点值得商榷,但是总归还是为了这个国家好。可是到了现在,我才绝对这帮人可能屁股已经坐到了洋人的怀里。他们口口声声要求人格独立,反对迷信盲从,可是这些人为何对西方如此迷信,实在是让人费解

没什么好费解的。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些学者留学国外,接受了西方的那一套理念,洋大人只要稍加笼络,就成了西方的奴隶。

蒋百里一面说着,一面指着公开信上面的一段,冷笑着说道:他们居然替巴黎和会狡辩,列强欺凌中国,他们不去从列强身上找问题,反倒责怪中国人牺牲不够,这不是混蛋逻辑么

张廷兰也冷笑着说道:列强欺凌中国多少年,双方是生死之仇,对付他们,唯有刺刀而已。让我们用自己的鲜血,替列强卖命,然后争取列强施舍来的独立,如果这不算下贱,世上就没有什么叫做下贱了

说到了这里,张廷兰也猛然想起了后世的某个南亚大国,先是替宗主国打了两场世界大战,也想靠着牺牲自己,换来独立,结果主人不允许,他们就玩起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拿着刀,对着自己的脖子,威胁主人说,你不让我独立,我就死给你看

看看眼前的公开信,想想后世的某国,张廷兰并没有什么嘲讽的意思,反倒升起一丝悲凉。南亚某国就是被奴役的时间太长了,整个社会精英都已经被驯化了,变成了忠心耿耿的奴仆,所以他们没有了反抗的勇气。

至于中国,同样作为一个古国,但是心气还在,还有真正的硬骨头,才能勉强拼出一条血路。但是那些被驯化的文化名人还都存在,他们一贯屈膝下跪的奴才思想还在流传。因此以他们会去质疑一个新生大国,勇敢接受西方世界挑战的立国之战,他们会去憧憬饿死两三亿人,年年通膨百分之一百的时代,他们会赞颂那些发生在租界里头的风花雪月,因为那时候,他们和主子离得最近。

中队只能为了中国的利益而战,没必要替西方人流血牺牲,这些杂碎都不要在意

杨宇霆笑着说道:拙言这话说得好,我们该打,还是该停,全都取决于我们的利益所在。不过我有一点还要提醒拙言,对于西方的思想渗透,要有一个准备,尤其是我们也派出了那么多的留学生,可不能让自己的地里,长出别人的庄稼

张廷兰也点了点头:的确要严加防范,不过我们派出的留学生,多数都是理工科的,我们要求他们学习真正有用的技术,以后他们也要靠着真本事吃饭,对于别的东西,还能有点抵御的能力。

说到底还是实干的人太少。蒋百里苦笑着说道:拙言,我看咱们还应该提高理工科的比例,现在是六比四,最好能达到九比一,把最优秀的青年都留在理工科,咱们能培养的大学生有限,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

张廷兰也欣然同意了这个提议,原来是因为教师不够,没法大力扩招,自从消化了那些白俄的教师之后,又从德国引进了一批,东三省的理工科教师数量也足够了,进一步加强的时机也成熟了。

就在商讨的时候,孙安虎笑着走了进来:大帅,参谋长,李景林和丁超几乎同时率领部队,攻破了火车站,现在南北两路大军已经成功会师,拿下阿金斯科耶,就在眼前,下一步该如何,请大帅指示。

不要急着打,把剩下的俄军围困起来,作为人质,乘胜提出和谈,我就不信俄国人不上谈判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