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不仁 我不义(上)(2 / 2)

东厂 傲骨铁心 0 字 2021-10-18

魏广徽想到的办法是他知道李应升是孙承宗的弟子,而自己与孙又同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彼此有同年同乡之谊。如今孙承宗正驻守山海关,督师辽东,大权在握,自己何不转求孙承宗帮忙,请他阻止学生李应升不要和魏大中一起再找自己茬。</p>

老师出面,学生敢不答应?</p>

求人帮忙,自然要给人甜头,魏广徽先是上了一道奏章,通篇赞颂孙承宗镇守山海关之辛劳,并请求皇上给予嘉奖,施以“异典”。与此同时,他急派家人赴山海关,给孙承宗送去一封信,通报了此事,并暗示自己愿与李应升、魏大中等人结好,请孙公从中斡旋。</p>

</p>

远在山海关的孙承宗读了魏广徽来信后,微微一笑,他深知魏广微的为人喜名利而忘节义,而且对他投靠魏忠贤很是不满。碍于自己与魏是同年同乡,不好出手对付他,现在学生李应升和御史魏大中行动,正合他意,如能扳倒“外魏”,对魏忠贤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p>

此时的孙承宗已经听说朝中动向,对东林前途也是深感忧虑,与幕僚私下闲谈时,曾说过既然无法正面扳倒魏阉,莫不如从他爪牙羽翼下手,至不济也要将他在外朝的党羽撵出朝廷,不致于国事被他所误。</p>

抱着先剪除魏忠贤羽翼的念头,孙承宗自然不会帮魏广徽,他提笔上疏天启,说魏广微替自己请功的奏疏是别有用心,他替臣谋求禄位,却绝非臣本心也!</p>

奏疏是用快马送进京的,魏广微知道孙承宗的奏疏后,对孙承宗顿生恨意。时逢孙承宗督建的宁远城竣工,大明在辽西的关宁防线也已初具规模。数年来经过孙的整顿,关外守具毕备,边亭旌旗在望,岛间船舰相连,士兵斗志旺盛,孙承宗决定大举进兵收复失地。他在给天启的奏章中提出前哨已至连山、大凌河,速给臣饷二十四万,则功可立奏!天启一向信任“帝师”孙承宗,当即降旨命兵部与户部拨付兵饷。</p>

兵部尚书赵彦和户部尚书邹元标接天启拨付兵饷的旨意后,二人顿觉为难,因为国库没有这么多银子,即使有,也不能尽数全拨给你孙承宗,要是都给了你孙承宗,今年京官的俸禄便是发不出了。</p>

但孙承宗是帝师,又同为东林党人,若是不办,势必得罪了孙,党内同僚肯定会有非议,二人觉得这事棘手,便到内阁找韩爌商量。</p>

魏广微也正好在内阁,得知赵孙二人来意后,他对韩爌道:“前失广宁,京城震悚,好不容易安定两天,孙尚书仓促进兵,万一失利,京城危亡,如何是好?不如表面答应,而暗中拖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