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附议(2 / 2)

“不错。”崔琛神色凛然道:“圣旨之下自然不能不公,虽然对于那些叔嫂结合之人有所不公,但却是利于千秋万代之事,本官认为,此事势在必行,不能推脱敷衍!”

“崔大人说的好!”崔琛话音一落,江辞也大步迈了出来,抱拳对着皇帝道:“皇上,臣认为崔大人所说甚是,据下官估计,叔嫂结合在我大齐不算多,大约三千对左右,只要官府多做补偿,拆分应该不是难事。这样做不但可以让先前之人满意,也可以杜绝因叔嫂结合带来的各种案件,实是两全其美之策,利于千秋之事,臣恳请皇上应允!”

本来也就是一件小事,但经过几位大人嘴里说出来,已然是一件关系大齐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事,容不得有着丝毫的懈怠拖延。

刘聪神色有些焦急,却找不到反驳的有力言论,皱着眉头言语不得。

云飞也是,他能走到这个位置,全凭卫樵扶持,如今一心报答,却嘴笨的很,完全没有话语出来反驳几人。

大堂上聪明的,立即便明白这毛头指向的是卫樵,即便是笨一点的,也隐隐猜到这是晋王一系在悄悄发力,显示存在了。

皇帝神色平淡,丝毫看不出内心所想,淡淡的扫了众人一眼,道“众卿的意见呢?”

江辞第一个站了出来“臣附议。”

“臣附议。”刑部侍郎袁哲,第二个。

“臣也附议。”令冲,礼部侍郎,第三个。

很快,大堂上附议声嗡嗡的响了起来,晋王的,中立的,皇帝的,傅沥的,人数不少,足足七八个之多。而反对的,刘聪,云飞,叶胖子,只有三个而已。附议的还有人出于公心,但反对的却没有一个!

“御史台是什么态度?”皇帝的目光,落在了牛一郎身上。

问过了吏部,问过了刑部,问过了大理寺,问过了金陵府,现在剩下的关键一个衙门就是御史台了。

牛一郎目光瞥了眼卫樵,卫樵微不可查的点头,牛一郎暗吸了一口气,站了出来,沉声道:“臣附议。”

“牛爱卿附议?那,卫立远呢?”皇帝神色露出一丝诧异,目光转向卫樵道。

所有人的目光纷纷转向卫樵,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叔嫂之议,实际上就是冲着卫樵去的。卫樵年纪轻轻便骤登高位,羡慕的,嫉妒的,恨极的,抱着各种心思的人虽然不敢正面面对卫樵,但如果能看到他出丑众人心里还是极其乐意。

刘聪暗暗焦急,李惜鸾不是一个女人那么简单,她可是控制着整个卫家的生意,如果她跟卫樵决裂,那带出的影响绝对会是超过所有人的意料的!

云飞也颇为心急,李惜鸾在卫家的重要姓他比刘聪更清楚三分,而且卫家与云家息息相关,卫家要出点事情,那不仅对他,对云家那也是毁灭姓的灾难。

叶胖子就更急了,他将身家姓命都放在卫樵身上,如果卫樵上朝第一天就铩羽而归,那他哭死的心都有了。

而牛一郎也暗暗心惊,本来以为卫樵可以自身事外,没想到皇帝竟然点了卫樵的名。如果卫樵这个回答一个不好,那对他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相比卫樵身边人的心焦急切,崔琛几人却是冷笑不语,暗暗的等着看卫樵的笑话,只要卫樵的回答有一个漏洞,他们会立即扑上去,踏上一万只脚,让卫樵永无翻身之地!

内阁的阁老一般是极少发言的,站在前面的六人,目光也若有若无的向他飘来,暗暗打量着这个后起之秀,却默不出声。

“臣附议。”

在几乎所有人的注视中,卫樵从容的走了出来,躬身淡淡道。

他的话音一落,大堂里立即安静了下来。

按理说,卫樵应该激动反驳才是,毕竟李惜鸾与他有着婚约,而且更是掌管了庞大的卫家,对于这个女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卫樵都不能放弃才对,可卫樵偏偏轻轻松松的说‘附议’了?

傅明正眼神里若有所思,汤延嘴角冷笑,牛一郎林丰正几人满含诧异。

刘聪几人本来神色立变,转头向卫樵急急暗示,但卫樵却淡笑着向他们点头,这让他们心里一阵犹疑,却还是忍着没有发泄出来,心里暗暗猜测卫樵这么做是什么目的。

崔琛几人也颇为意外,但心里还是一喜,连忙转身抱拳向皇帝道“皇上,诸位同僚大多同意,还请皇上应允,下旨禁止叔嫂越礼结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