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六章 皇帝召见(2 / 2)

卫樵点头道:“见过。”

珍妃笑着道:“我是说,单独见,在他的御书房。”

卫樵摇了摇头,道“没有。”

“去见见吧。”珍妃嘴角若有深意一笑,带着武清宁向另一边走去。

卫樵自然知道这位珍妃娘娘肯定不是无的放矢,却琢磨不透她话里的玄机。

“少爷,有人送来这个。”在卫樵还没有回神的时候,一个家丁急匆匆的走了过来,递过来一个纸条。

卫樵看了他一眼,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当即神色一变,连忙转身向婉儿喊道:“我出去一趟。”说完,便急匆匆的走了。

门口的婉儿一愣,侧头看向香菱道:“香菱,要不要通知大山跟着少爷?”

“我去。”小丫头一听,立即飞奔向前院跑去。

卫樵手里捏着那纸条,眼神一阵闪烁。

卫樵快步来到不远处的一座茶庄,说了来意,很快一个一脸坚毅的年轻人出来将他引了进去,然后在一道门前停了下来,示意他自己进去。

卫樵神色看似平静,心里却砰砰砰直跳。

推开门,卫樵目光一扫,发现直对面窗口,站着一个微微佝偻的老者背影。

卫樵快速关上门,走了过去,抱拳躬身道“臣卫立远见过皇上。”

——老者赫然便是当即皇帝,周彦昭。

周彦昭笑着缓缓转过身,道:“起来吧,本来想进去的,又怕些流言蜚语,索姓就在这等你了。”

卫樵站起身,道:“不知道皇上召臣来所谓何事?”

周彦昭不急不躁的在虎皮椅子上坐了下来,指着下面的一个椅子道:“坐吧,在宫里待的闷了,出来走走。”

卫樵神色不动的在周彦昭指的那个椅子上坐了下来,却不相信他说的话。

周彦昭倚靠在椅子上,微笑着看着卫樵,眼神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遗憾还有其他一些难以言喻的复杂之色。

卫樵不明白他眼神的含义,从容的坐在椅子上没有开口问。

过了许久,周彦昭看着卫樵忽然开口道“你知道朕为什么送你那枚金牌吗?”

卫樵微微躬身,实话实说道:“臣一直疑惑不解。”

周彦昭轻轻点头,道:“这个世界上知道的这是为什么的只有四个人,朕是一个,皇后是一个,珍妃是一个,还有一个是傅沥。对了,或许还有印空大师。不过现在还不是你知道的时候,过一阵子吧。朕再告诉你一件事,当年遇刺,不仅朕与珍妃突出重围活了下来。”

卫樵刚想开口问,周彦昭又道:“这些你先不要问,朕问你,你认为的大齐现在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卫樵神色不变,心里却急急转动。大齐如今内忧外患已经到了一定程度,各种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非要说出一个最大威胁,卫樵会认为是明年春夏的匈奴侵犯。

每隔一阵子,匈奴就会来大齐边关打秋风,如今武徒渐老,大齐曰渐衰弱,这种打秋风的频率越来高,几乎年年都有,只是程度不同罢了。经过十多年的养精蓄锐,卫樵怀疑匈奴很可能在等待时机,酝酿不同以往的大规模侵略。

“朕知道你的想法,”周彦昭似乎从卫樵脸色上看出了答案,慨然叹道:“几乎整个大齐都是这种想法。”

卫樵从周彦昭的神色中看到了一种深深的疲惫,尤其是眼神,近距离会发现,他的瞳孔似乎涣散了很多,远不如在朝上看到的精神矍铄,充满威严,更像是一个垂垂老矣即将朽木的老人。

这个想法忽然让卫樵心里一跳,不由得认真观察起周彦昭来。

周彦昭从卫樵的眼神里看出了一丝担心,嘴角一笑,道:“不用担心,朕一时半会还死不了。对了,朕今天来,是让你将这个转给珍妃的。”说着,周彦昭从怀里掏出一枚金牌,扔给了卫樵。

卫樵连忙接了过来,仔细一看,却发现与他藏在家里的那一块一模一样。

太子传承!

卫樵心思转动,大致也猜出了周彦昭的意思,答应一声,将金牌放入怀里。

周彦昭喉咙轻轻耸动,目光盯着卫樵,眼神里禁不住的又流露出刚才的那种欣赏与遗憾的复杂之色。

“哎”周彦昭忽然叹了口气,道:“你回去吧,然后去见见你丈人,跟他说,朕说你很不错。”

卫樵心里满是疑惑,不知道是不是习惯,凡是上位者,说话总是云遮雾绕,完全不明白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还是恭敬的抱拳告退。

周彦昭看着卫樵退出去的背影,怔怔出神,许久又叹了口气,道:“朕倒是很想再培养你几年,可惜老天不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