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重会伊人(2 / 2)

大唐双龙传 黄易 6071 字 2019-08-21

寇仲道:不冒点险怎行?

李世民道:我同意淮安王的谨慎,在现今的情势下,我们须营造一种形势,令所有人明白中土未来的福祉全系于我们和少帅的同心协力上,而太子则与突厥人一鼻孔出气,一心置少帅和世民于死地。直到在二者间只能选择其一的形势下,我们的游说始会生得奇效。

寇仲道:你确比我思虑缜密,这想法非常正确。好吧!先让我们来个招摇过市,增加建成、元古对我们的疑心,若他们忍不住先来犯我,我们便成功哩!

跋锋寒和徐子陵现身平台,朝他们走过来。

寇仲笑道:为何不见我的嫂夫人呢?

徐子陵欣然向李世民打招呼,与跋锋寒来到两人跟前,道:她留在玉鹤庸较适合,秦王来早哩!

李世民道:时间无多,我们漫行边说。

李渊将寇仲迎入御书房的外厅堂,分宾主坐好后,内侍奉上香茗。

寇仲装出初到贵境的样儿,随口赞叹厅堂的布置和陈列的珍玩,事实上他是旧地重游,还在内进李渊的办公室生过他的龙椅,把玩过龙玺。

夕阳从西窗透入,今厅堂充盈着日夜替换韶光流逝的气氛。

李渊向垂手恭立一旁的韦公公道:所有人给朕退下。

韦公公大惑愕然,当然不敢违令,只好率领众太监退往御书房外。

寇仲现出江湖气,竖起拇指往面门而坐的李渊赞道:阀主仍是宝刀未老,胆气过人,令小子更有信心,可联手驱赶入侵的外敌。

李渊从容笑道:少帅总令我生出重返江湖的感觉,不满少帅,这感觉使我既感新鲜又是无比刺激。没有旁人骚扰,我们可畅所欲言,不用有任何顾忌。

寇仲点头道:那我就不客气,关主信寇仲吗?

李渊道:观其行,听其言,知其人,一直以来,我都在留意少帅你这个人,若不信任你,少帅今天怎会坐在这里?不过人归人,事归事,在天下一统的大前题下,影响形势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牵连广泛,往往令人身不由己。李渊想先问一个问题,以宋缺我行我素的一贯作风,怎会容少帅有此西来之举?

寇仲微笑道:关主对宋缺高傲的评语,指的当是他老人家坚持南人正统的信念。

关主既肯直言,我也不用瞒骗阀主。唉!我下此决定前,曾经过心内一番挣扎,最后决定接受妃暄的提议,一半是因子陵,另一半却是为自己。

李渊饶有兴趣的道:愿闻其详。

寇仲晓得这席对话关系到他和李渊问的盟议,即使李渊一心杀他,若对答得宜,也可稳住李渊,令他待至击退或吓退塞外联军后始动手,最关键是自己能否使李渊相信他的诚意。

微一沉吟,道:子陵那一半原因,阀主理该明白,子陵一向悲天悯人,从不把个人得失放在眼内,当他明白中土大祸当头,而联手共拒外敌是唯一选择,自是义不容辞。

至于我那另一半原因,说出来肯定关主不会相信,为的只是博一位美人的欢心,正如侯小子希白说的,做一件可令她忘记我以往所有过失的骄人壮举,让她晓得我寇仲非是权欲薰心,失去良知之徒。

李渊大感愕然,皱眉道:竟有这样一个原因,确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更希望少帅告知详情。

寇仲心中暗叹,自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因他明白李渊的为人。若听这番话的人是建成或元古,肯定不起任何作用,更不会贸然相信。偏是李渊这多情种于,会比任何人对此场主共鸣。事实上他并没有说谎,只不过瞒去要捧李世民登位这最重要的一着。

寇仲苦笑道:此事说来话长,实在一言难尽。关主今早说的话命中我的要害,为了男儿霸业,我虽与宋家二小姐订有婚约,却从没关心她心内的想法和对我的期望,致误会丛生,爱恨难解。而惟有这与阀主共抗外敌,消弭中土大祸的壮举,始可令她回心转意,明白我寇仲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渊听得糊涂起来,不解道:我仍是不明白,此事怎可令她回心转意。

寇仲压低声音道:因为她一直反对我未来岳父出兵岭南,更热切期待中土能回复统一和平,息止一切纷争。

李渊呆望他片晌,沉声道:那她有否因少帅长安之行回心转意?

寇仲欣然把采薇采薇之事眉飞色舞的和盘托上,由于此为寇仲萦绕心头的得意事,故说来情词并茂,听得李渊不住点头,逐渐露出信而不疑的神色。

最后寇仲发自真心的道:自决定创立男儿不朽之业以来,没有一刻我比现在更轻松快乐。这是我的秘密,希望关主肯为我守秘。

李渊缓缓道:可是宋缺怎会点头答应?换过我是他,会趁外族入侵关中之际,大举进攻洛阳,在战略上这是最明智的做法。

寇仲从容道:若北方元气大伤,边塞城池尽成废瓦残垣,纵使洛阳落入我少帅军手上,日后如何收拾残局?而在可见的将来,我们将活在突厥人不住破坏的可怕局面中。

颉利今趟是有备而来,他们最擅长是以战养战的消耗战,他愈强我愈弱,关主一方固是受尽摧残,我少帅和宋家联军南人北战,长期离乡别井亦呈不利,此消彼长下,加上像梁师都之徒助约为虐,一旦萧铣、林士弘之辈死灰复燃,天下将重陷当年五胡乱华的恶劣情况。在天下万民福祉的大前题下,你我合则有利,分则必损无益,我和宋阀主均是别无选择。

李渊动容道:少帅是如此向宋缺痛陈利害吗?

寇仲沉声道:宋缺比任何人更清楚把握到现今形势,若非实情如斯,任我舌粲莲花,仍是无法说动他分毫。

李渊皱眉苦思片晌,道:对于以颉利金狼军为首的塞外联军,少帅有何应付之法?

寇仲心中苦笑,暗忖一天你老人家坐在唐主的宝座上,少帅和唐军绝无衷诚合作的可能,皆因互相顾忌,唯一的办法是李渊换上李世民,两方联手,交由自己全权指挥,此仗始有把握。

这想法当然不能宣诸于口,通:这方面要看阀主的意思,最理想莫如你我组成联军,若颉利真如所料长驱直进,深入我境来犯长安,我们可以大河天险,借水师舰队的优势,硬阻他于黄河之北。

李渊沉声道:此事仍须从长计议。若我们结成联盟,我在没有他顾之忧下,说不定颉利会知难而退。

寇仲心中暗叹,李渊在魔门和建成、元吉影响下,始终对他顾忌极深,没法在应付外敌上作出最有效的部署。这亦是为何必须把李世民扶上帝座的原因。

因道:这当然最理想,不过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为应付颉利大举来犯,我会于梁都集结大军,只须关主点头,可以关主同意的方式马上来攘,阀主勿要因我方兵员调动致生出误会。

李渊吁出一口气道:少帅是怎样的一个人,李渊清楚明白。便让我们先御外侮,然后再解决你我问的问题。

寇仲知目的已达,至少令李渊暂缓杀他之心,压低声音道:不瞒阀主,我在子陵影响下,对战事深感厌倦,更不愿因一己之私,令中土和平统一无望。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应付我未来岳丈对我的期望?不过此非无法克服的死结,一切可以商量。

李渊动容道:少帅这番话可是当真的?

寇仲道:若有一字虚言,教我天诛地灭。

{六}{九}{中}{文}{地}{址}:{www}.69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