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 埋头种田(2 / 2)

得了信的殷梨亭,立即马不停蹄的从武当山赶来。陪着他一起来的还有宋远桥。殷梨亭一到这里,就迫不及待的去见了纪晓芙,两人单独谈了许久,最后殷梨亭失魂落魄的出来,就找了个酒楼大醉一场。醒来后还要继续喝,颇有些把自己醉死算了的意思。

他这副颓废的模样,让众人都很担心,宋远桥俞莲舟莫声谷都来劝说,可惜谁劝都不管用。最后还是纪晓芙出面,要在他面前自刎谢罪,才逼着殷梨亭不再喝酒了。可不喝酒了,他却要加入定世军,要征战沙场。他就差脸上写着求死两个字了,李响哪敢收他只好求宋远桥帮忙,生拉硬扯的将他带回了武当山。

又过了些日子,来投奔的人当中出现了一个让李响惊喜的面孔,竟然是好久不见的常遇春。他本来是参加了别的义军,可是为首之人缺乏谋略,才没多久就被打散了。常遇春早就听说了李响组建了定世军的事,只是他已经身有所属,不好马上来投。现在他所在的义军被打散了,正好让他得偿所愿,来到了李响麾下。

一边建设着根据地,一边抵抗着朝廷的围剿,定世军慢慢发展壮大。不过李响谨记着历史上的朱元璋成事的关键,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极力打造手下的军队,甚至拿出一些三流二流的武功在军中普及,带出了一支战力极强的部队;他尽量轻徭薄赋,用鼓励商业的手段积累财富,囤积粮草,不但带领根据地的百姓度过了大旱灾,还让百姓的生活都宽裕了起来,不但家家都能吃饱饭,过年过节还能扯几尺布做件新衣裳;定世军此时虽然已经声名赫赫,但李响始终自称是定世大将军,不但不称帝,连王都不是。

在李响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定世军发展的极为迅猛,不声不响的占领了大片的地盘,拥有正规军五万多,守备军十余万,民间也是全民皆兵,一些三流的武功谁想学都能学到。其中守备军的装备和训练都要比正规军差一点,但也比其他势力的军队强很多。需要他们上战场的时候,随时都能拉出来。如果伤亡过大,只要一个招兵檄文发下去,随时都能再聚集十余万能战之兵。

不知不觉,几年时间过去了。李响从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长成了一个英气勃勃,又不乏上位者威严的年轻统帅。而杨不悔和殷离也都长大了,变成了如花似玉的大姑娘。

李响一直将这两个丫头当做妹妹一般,武功更是手把手的教导。穿成穆念慈的时候有过一次养孩子的经验,所以这两个丫头也被他调教的很不错。杨不悔练的九阴真经里的武功,殷离练的则是逍遥派的武功。别看两人才一个十七,一个十五,武功都已经很可观了,和莫声谷都能打个不相上下。

而李响的武功,这些年来也一直在进步。本来他的九阳神功大成之后,就算是练到顶了,除了功力日渐深厚之外,没有进步的空间了。可是他上次穿越接触到了规则的领域,就一直想着如何能将规则运用到武功中。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有了一点头绪。

上次穿越,李响晋级半神靠的是对风规则的领悟,现在在武侠位面,他研究的则是真气。真气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神奇功能对这些问题,虽然还没有完全研究透彻,但也有了一套比较合理的假说。按照这套理论,李响在运用真气的时候,更加灵活,更加节省,威力也更大了。

以前的李响,用十成功力打出一掌造成了破坏力,现在用五成功力就能做到了。以前他用六脉神剑射出一道剑气,顶多能存在三个呼吸的时间,现在却能在离体后存在足足一盏茶的工夫,简直堪比飞剑。但最神奇的还是在轻功上,使用武当的轻功梯云纵,他能不用任何物体借力,就能跃起十余丈高,然后像羽毛一样慢悠悠的落下,简直就是神仙手段。

而借助他出神入化的轻功,李响时不时的在军民面前表演一番,巩固他小神仙的称号。时间久了,还真有人给他塑了像,摆在家里供奉,让李响哭笑不得。

终于有一天,俞莲舟接到宋远桥的一封信,告诉他六大派要围剿光明顶了,要他放下手里的军务,和莫声谷一起回去,参加这次的统一行动。

李响听说了之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等这一天等了好久,可算是等来了。只要他夺取了明教教主之位,整合了明教的力量,他手中的实力将暴增十倍将蒙古人赶出中原的梦想也就不远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