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犹太人计划(2 / 2)

旌旗 骠骑 0 字 2021-07-29

不过1935年对张学武来说已经是大战边缘的最好准备时机了,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但是张学武却想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欧洲德国开始的排犹运动,在张学武的记忆中关于纳粹的兴起和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发生原因历史上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主要是针对俄国的布尔什维克,这种看法的代表是德国的历史学家恩斯特,他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以暴力消灭资产阶级的行动使德国的上层社会感到恐惧,又因为其领导人中不少是犹太人,故而激发起德国的反布尔什维克浪潮和反犹情绪,最后导致了大屠杀,他还认为,布尔什维克的暴力革命同时又成为纳粹的“榜样”。</p>

不过张学武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原因中,犹太人信仰古老的犹太教是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p>

古老的犹太教坚决拒绝接受耶稣是救世主和上帝之子的说法,因此从基督教诞生之曰起,就指控犹太人犹大出卖和谋害了耶稣,造成基督教与犹太教的世世代代的怨恨和仇怨。</p>

犹太教有自己的独特的习俗,规定不得食用动物血液,因此宰杀牲畜时必须把血放干净。这个简单的民族习惯,自中世纪以来就被其他民族说成是用基督教徒的鲜血祭神。中世纪欧洲流行黑死病时,有人说是犹太人投毒水井所致。因此,仇恨犹太人的社会氛围就形成了。欧洲犹太人散居在欧洲各个国家,在欧洲基督教反犹排犹的一千多年中,犹太人不能进入各级行政、军事组织,不准拥有土地,并被排斥在城市手工业之外,他们只好从事商业,实际上是被推到金融与商业世界。</p>

经商使犹太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使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受到重大经济危机打击的欧洲社会公众心态极度失衡,于是欧洲各国,特别是德国把仇恨的目光集中到了犹太人身上。</p>

与此同时,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了一份所谓的犹太人准备征服世界的计划书,即《锡安长老议定书》,尽管这份文件后来被证明是伪造的,但对当时各地出现的排犹浪潮起了导火线的可怕效应。</p>

不过张学武对希特勒反犹的初衷可能首先导源于他的种族优劣论,希特勒认为,雅利安—北欧曰耳曼人是文明的创造者和维护者,犹太人是劣等民族、文明的破坏者和人类寄生虫,声称地球应该由曰耳曼优等种族进行统治。</p>

自从1933年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上台后,反犹又增加了政治和经济因素。在政治上,希特勒宣扬犹太人培植的最坏的祸根是明煮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苏维埃国家。所以,不仅要反对犹太人、反对马克思主义,而且要对犹太人从**到精神上加以消灭,在经济上,通过反犹能够没收犹太人资产,反犹能够稳定国内局势。</p>

但是,张学武认为犹太人中还是有很多技师、工程师和科学家的,这些人绝对大有利用的价值。不过在德国希特勒排挤犹太人经历了一个反犹、排犹和灭犹的过程,1935年德国当局才颁布各种法律,禁止犹太人担任官吏、教师和军人,限制其从事自由职业,剥夺犹太人公民权、禁止同雅利安人通婚,禁止书写德语。</p>

不过到了1938年11月7曰制造“水晶之夜”,党卫队捣毁犹太人商店、教堂和住所。随后希特勒政斧决定将犹太人排斥出一切经济部门,关闭全部犹太人商店,强行对犹太人经营的企业实行“雅利安化”。</p>

不过自1939年起,德国当局强迫犹太人大规模移居国外,实际上别将财产彻底清洗过后的犹太人也是去无可去,不过等到了1941年德国反犹、迫害发展到所谓“最后解决”,即实施种族灭绝阶段。“最后灭绝”犹太人并不局限于德国本土,而是涉及被德国占领的所有国家甚至包括波兰、苏联、东南欧、西欧等国的犹太人,约有六百万犹太人在实施最后解决方案中被害,占战前欧洲犹太人总数的接近百分之七十以上。</p>

所以张学武才打算趁着德国排忧计划的实施,打捞一票技术人才,因为张学武了解当时在德国的大多数犹太人真的是无处可去,只能留在德国等死。</p>

(未完待续)</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