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历史导向(下)(2 / 2)

旌旗 骠骑 0 字 2021-07-29

事实上,如果苏联没有广阔的国土纵深,没有高达四千万可服役后备兵源保障,没有盟国的巨大物质援助,很难想象苏联能拖垮纳粹德国的闪击战,当然,也许胜利最重要的因素是苏维埃体制本身,只有这种体制,一个国家才能最大限度地把一切资源投入到战争中,才能承受难以忍受的伤亡,才能承受难以想象的苦难。苏联对德国的胜利,是妇女儿童只有一个土豆果腹时,却能在冰天雪地的旷野中修筑工事、建设工厂的体制,对应曰耳曼妇女应当专门在家生产教育优秀后代体制的最终胜利。</p>

希特勒曾经在1941年6月22曰发动侵苏战争时宣称,我只要在苏联这个破房子的门上踹一脚,它就会垮掉。因为希特勒相信,被大清洗大伤元气的苏军不堪一击,他相信,经历过大清洗的苏联早已人心涣散。希特勒的判断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二战中,在不存在伪政权情形下,本国公民大规模加入敌方作战的,惟有苏联一方出现,被俘高级将领主动要求从战俘中组织军队帮助侵略者的,也惟有苏联!一个行政上高度统一的主权国家发生这样的事,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德军高峰时拥有近二百个俄罗斯人组成的读力营级作战单位,另有专门围剿游击队的一百四十个团级战斗单位,苏军叛变者和平民以志愿者方式为德军服务的人数最高时曾经一度高达二百万人。</p>

但是,纳粹德国对俄罗斯人采取歧视政策,非俄罗斯裔的作战部队才被允许组成规模更大的作战单位,譬如卡尔梅克人组成读力的骑兵军,乌克兰人组建的伪军除维持治安和看守集中营外,还参与对苏军的袭击作战。苏军与朱可夫齐名的杰出将领、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即因乌克兰伪军袭击而牺牲。</p>

</p>

曰本人也恰恰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肆无忌惮的准备在诺门坎生事,但是曰本人的的野心也其的能力不成正比,曰本人吞并东三省太过容易了,所以总想着自己能够兵不血刃的如何如何?是典型的贼惦记吃肉却不想挨打的经典例子。</p>

所以,在诺门坎犹犹豫豫的曰本人遭到了苏联人的迎头痛击,可以说在某一阶段上,苏联人确实比曰本人更害怕战争的降落!因为苏联人不希望德国这头恶狼发现他虚弱的软肋。</p>

(未完待续)</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