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红嘴葵利亚雀(1 / 2)

史前十万年 老歌 0 字 2021-11-01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篇《兵车行》的前几句。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是不可多得的千古名篇。</p>

现在的神树族就是诗句前三句描写的那种盛况:弓箭,六七十公斤拉力的超级强弓每个猎手都带有一张,尤其是七十几个骑兵,他们的强弓拉力都在八十公斤以上。.doulaidu.</p>

智力、树枝、大荒族原族长狮头、神鳄族一个叫鳄爪的和上次被张凡虎等人偷袭并与张凡虎交手的鳄尾用的强弓拉力在一百公斤左右!当然还少不了张凡虎这个太上教官,尤其是在这四年力身体各方面提升之后,原本有些吃力的一百公斤拉力强弓使用起来也觉得稀松平常了。</p>

一百公斤拉力的强弓是什么概念?——一个一百公斤重的人,他们能单手一把提起来!这无论在古今、史前还是中外都是人种龙凤了。</p>

马萧萧,马当然是各种斑马。现在两批骑兵已达到七十余人,这还是在有小斑马夭折的情况下,否则达到九十位骑士完全不是问题。猎队整体实力得到迅猛发展,全都有实力成为骑兵,只是斑马数量不够而已。</p>

车,这又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发明。相传五千年前中华文明发端之始,黄帝就开始造车,并因此被称为轩辕氏,轩辕二字指的就是车。</p>

五千五百年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现了最早的古巴比伦的前身苏美尔人陶轮;在我国四千七百年前的夏朝,发现陶器上有刻画的车轮、一千年前有纺纱用的纺纱轮。</p>

这些都是能长久保存的陶轮,而常用的木轮是不大可能保存这么久的,所以很有可能最先出现的木轮年代要远远超于现代人类所认知的。比如,有张凡虎这个超脱人类范畴的人。</p>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这《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上千年来对我国多少读书人起到重大教育作用。现在也给了张凡虎意思灵感,那就是“輮以为轮”。</p>

车的关键是轮子,当然这是曾经的畜力车,现代的车的核心是发动机。</p>

神树族有车——牛车。张凡虎就是用的最原始的方式造车。“輮”即是用火烤湿木料,然后趁热把它弯曲,用绳子固定,接着放在放在太阳下暴晒,一两天之后就可以取下绳子,在这个定型下来的木圆圈中装上辐条。</p>

最先的轮子是人们直接截断一小节树干做成的,这样的轮子笨重而且不耐用,装上辐条是较晚的发明。</p>

神树族的车轮的辐条被张凡虎做得挺好,这多亏他曾经有一辆自行车,他的辐条完全是按自行车的那种斜着交替安装。</p>

外轮用的是硬度、韧度、可塑xìng度都很高的柚木,中间的辐条用的是jīng挑细选出来的食指粗、笔直的黑黄檀木,轴心用的是参了陨铁量较多的陶泥烧制而成的,用兽皮包裹着,这样使摩擦和震动都减到最小,提高使用寿命。</p>

神树族和女祭司队伍完全是一副盛况,没有爷娘妻子走相送,因为他们也跟着来了,老族长等几位老人和怀孕的女族人、幼儿全在牛车上。</p>

由于非洲水牛在热带地区,所以是世界现存四大野牛中体型最小的,大哥亚洲野牛平均体重一千一百公斤,美洲野牛九百,欧洲野牛接近一吨。虽然非洲野牛平均体重只有八百千克,但它却是这四种野牛中主动攻击xìng最强和脾气最暴躁的。</p>

但是被族人们jīng心照料了四年的四头成年非洲野牛很温顺,已经失去了大半野xìng,或者是从小被抓捕,野xìng还没有萌发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现在驮着脊背上的车梁乖乖地向前走着。</p>

野生非洲水牛十个月大断nǎi,十五个月到两岁之间便会被逐出牛群,要自行投靠其他同龄牛群。所以两岁的野牛一般就在人类十七八岁的少年时期,已经可以不依靠母亲生活。</p>

但是神树族毕竟是人工喂养,而神树族当初很难满足小牛犊和众多斑马每天大量的吃喝,而且椰汁和少量的人nǎi营养也不够,所以神树族的野牛长得很勉强。现在四岁的牛完全成年,能拉动大车,车内乘坐人;三岁的野牛刚好成年,拉动装载各种货物、食物的车。</p>

前年捕捉饲养了两年的小牛还比较瘦弱,它们也是最大的一群,现在还有近十头,饿死了三头。但比起野生高达百分之八十的死亡率还是好了不少。它们和族人们生活在一起,没有猛兽攻击,最主要的是没有同类之间传播的疾病,而人类的疾病与它们有隔阂,大多数疾病都不会相互传播。</p>

虽然每人都对离开生活过多年的聚居地有很深的不舍之情,但还是有一颗求知yù向上的心,所以对北上之路也很期待。</p>

路线是走的正北,也就是在三百公里之后能到达神鳄族的原聚居地。两百多个原神鳄族的成员都有些期盼,而上次攻打神鳄族的神树族猎队和女祭司的神仕们都期待,而更多的除了到过好望角之外就没有去过别地的留守族人更是急切都盼望着。</p>

最初大家就前进的方向纠结不清,主要有三条路线供选择,沿东方的印度洋沿岸、西方的大西洋沿岸和直接北上。最后张凡虎和众位终于决定选择直接北上,这是一条中庸路线直插非洲大陆心脏,以后的收获肯定最大,最重要的是大家对北方数百上千公里都较为熟悉,这之中当然离不开原神鳄族、鬣狗族和智月的贡献。</p>

现在是雨季之后的两个月,非洲南部已是秋季,角马群的大迁徙已经开始,它们将再次踏上北上之路,大半年之后又回来。但是与它们一起北上的神树族却就不一定了。如果成功,他们是绝对不会回来的,反之,如果神树族之后再次回来非洲南部,再次过着好望角与聚居地两点一线的主要节奏的生活,那么他们这次北上就是失败。</p>

现在的大草原其实才是长势最旺盛的时候,很多高草一人多高,智速走在草丛中都只能透过草叶尖隐隐约约看到他的头部。这些草半黄半青,已到了中年阶段,是野牛和另一些喜欢吃较老的食草动物的最爱。</p>

角马群却受不了,它们这些为了吃嫩草而不惜常年累月、祖祖辈辈、千辛万苦的大迁徙的xìng格,造就了它们一颗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心。</p>

“下马!”走在最前面的张凡虎跳下白墨,放下望远镜对着后面的骑士叫道。</p>

“怎么回事?”亲自赶车的老族长问道。骑士们一停,牛车当然也停了,其余行走的族人们也全部停下来。</p>

“嘿嘿,艾娃,想不想吃鸟肉?”张凡虎对着老族长一笑,却没有直接解释。在这时候他觉得神树族的名称很好用,他也不知道叫老族长叫的是大哥还是叔叔伯父,反正不是老公就对了。</p>

“还有,叫大家都做好准备,特别是要稳定住斑马、角马、牛群的情绪,等会儿它们可能会受惊。”</p>

老族长先是一愣,然后看着张凡虎那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点了点头。在五年的相处中,他早就知道张凡虎的xìng格,反正他做的事情对部落大多数都是无害的,只是……</p>

这次所有的猎手全出动,连着女祭司的神仕一起,甚至有的备用猎手也出动,留下来的男xìng族人就只有十余个老弱病残了。每人都带上弓,当然全身的伪装是少不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