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时不我待(1 / 2)

 对于牛头沟小镇的设想朱常洛有很多,虽然,他一直都在做,但是,始终还是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在催促着他。</p>

大明真的等不及了。</p>

可是,这么难的事情,又能怎么办呢?只能一步一步的来,但凡自己急不可耐的跳了起来,不仅不能救了大明,甚至连自己都会被搭进去。</p>

所以,不论怎么急,朱常洛还是要耐着性子一点点的去做,去积累。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力量,朱常洛才有机会和这个腐朽的旧世界一决雌雄!</p>

孙承宗回到了房守士在家的宅子里了。</p>

这个宅子在京郊的民巷里面,而且也并不是房守士的宅子,这是房守士租的宅子。</p>

至于,为什么要租宅子,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京城的房价太高了。并不是房守士这么一位榆林兵备道受能承担的起的,所以,很多像房守士这样的到京官员,他们来到京城,不是在驿馆里住就是自己掏钱租房子住。</p>

正在院子里陪着孩子聊天读书的房守士看到了孙承宗回来。</p>

房守士笑道:“回来了?今天的诗会怎么样?”</p>

孙承宗哼了一声,“一群道貌岸然的腐儒!”</p>

房守士一愣,接着又是一笑:“哈哈哈,他们说了什么话把你给气到了?”</p>

孙承宗道:“他们在抨击皇上的在西山万历街的德政!”</p>

房守士听了孙承宗这话以后,也不由得叹气一声,“皇上的德政虽好,但终究还是与民争利了。”</p>

孙承宗听到这话后,牛脾气又上来了,“怎么就与民争利了?能被收税的是普通老百姓吗?普通老百姓能干出这么大的商号吗?说是与民争利,还不如说他们不愿为大明出力。”</p>

房守士看着还有些少年脾气的孙承宗说道:“这事你也不能这么去看。也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南方的繁荣稳定。”</p>

孙承宗急道:“可是南方的繁荣稳定也是畸形的呀。富者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南方的财富早就被他们集中在了自己手里,无数的贫苦百姓成了他们的佃户奴隶,辛辛苦苦的种出来的粮食都要交给他们,采来的生丝也只能卖给他们。唯一留下的一些血汗钱,还要应付着朝廷的赋税征收,这样的繁荣稳定就是罪孽呀。”</p>

房守士沉默了,孙承宗这话说得是事实,但也不是事实。因为,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之发生在南方,北方也同样如此。</p>

北方的军户下场甚至比南方的百姓还惨,身为榆林兵备道,房守士是再清楚不过了。</p>

但是,对于,这样的现状,也不是房守士可以改变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秉公执法,减少卫所将军们军户的过分压榨,可是,这样的办法并不是长久之计。</p>

因为,一旦他离任了榆林兵备道,到时候榆林的军户们还是会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里去,对此,房守士也毫无办法。</p>

看着没有说话的房守士,孙承宗知道自己说话过头了,于是,他就对着房守士行了一礼,“学生孟浪了,请东主责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