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鬼伯(1 / 2)

强明 西方蜘蛛 0 字 2021-11-07

 以前周喜常常要去李公公处,闲来无聊,德忠便会来鬼伯处坐坐。现在周喜调走了,就来的更频繁了。鬼伯招来y气之说德忠本就不信,且不说这房中的经文佛像,就说鬼伯其人,接触久了,德忠觉得不过是一个普通而和蔼的老人而已。</p>

哎......没什么,与您说了,您也无法帮我。德忠闷闷的摆弄着桌上的小葫芦摆件,不然,您再给我讲讲皇上的故事吧。</p>

想听什么时候的事呢</p>

什么时候都好。</p>

嗯......鬼伯慢慢的走到窗旁的小柜边,打开其中一个抽屉,取出一撮草药,细心的装进捣药罐里,捻捻手指上的粉末,然后拿着药罐,走到那把低矮的藤椅边坐下。那就来讲讲继位那时的事吧。</p>

天启年间,政事大多由魏忠贤把持,末年更是如此。那时,皇上还是信王,为了免遭猜忌,一直是韬光养晦,经常称病不上朝。熹宗病危之时,将信王招至病床前道:来,吾弟当为尧舜。信王十分惶恐,沉默半晌,扑通一下跪在地上,回奏道:臣死罪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这是恐被魏氏加害,又恐是魏氏之计,故而委婉推辞。</p>

哎......然后呢德忠听得十分入神。</p>

正在信王推辞之时。张皇后从屏风后走出,对信王说:皇叔义不容辞。且事情紧急,再推辞。恐怕发生变故。神情恳切,信王这才拜受遗命。</p>

从受命那天起,信王riri小心,如履薄冰。进宫时,心中念着张皇后告诫的勿食宫中食,袖中便藏着自家的干粮前往;即位前夜。信王一夜未眠,留下守卫的佩剑在身边,又宴请守卫同来屋中过夜,以防不测。老天保佑。最终皇上还是平安即位,除去了魏忠贤这个祸患。</p>

竟然还有这样的故事......德忠不禁感叹道,而后又莞尔一笑,鬼伯知道的真多。</p>

呵呵。鬼伯沙哑的笑笑,低头用药杵捻着罐里的草药。小哥似乎对皇上的事尤其感兴趣。</p>

嗯......算是吧。每次来鬼伯这,或多或少都要提起皇上这两个字,再迟钝的人也能察觉了。</p>

小哥......莫不是想去皇上身边做事</p>

哎德忠一愣。</p>

伴君如伴虎。皇上身边的事,可不太好做。鬼伯嘴上说着,并不抬头。</p>

德忠趴在桌上,看着手里圆润的小葫芦。若有所思。去皇上身边,我倒没想过。我只是想......多知道知道皇上的故事。</p>

是吗。</p>

您说,当今皇上是个好皇帝么</p>

嗯......大概算是个明君。</p>

哦......德忠眼中满是憧憬,果然是个好皇帝。</p>

鬼伯依旧低着头,手却停了下来。</p>

当今皇上算是个明君,只可惜生不逢时。</p>

哎此话怎讲德忠坐正,看向鬼伯。</p>

捣药声再次响起。德忠等了许久,也没能等来鬼伯的回答。</p>

最近,周喜的ri子可谓风生水起。蒸蒸ri上。刚跟着直殿监佥书李公公不过三月有余,上边调令一下,转眼间变成了司礼监监官李公公手下的人。不知是周喜眼光毒,还是运气好,这李公公的确手腕独到,城府颇深,非一般人等可比,否则怎能轻易进了这太监们削尖脑袋要进的二十四衙门之首。这两天,周喜也像做梦一样,好事来的太突然,自己都有点适应不了。不过到底是生得机灵,ri子没过多久,便和秉笔太监王承恩王公公手下的一个大哥熟捻起来。</p>

唉......中午时分,二人坐在一起吃饭,这厢忽然叹起气来。</p>

冯哥有何烦恼周喜问道。</p>

唉,不瞒你说,家乡闹饥荒,已然活不下去了。家中大哥却又跟了乡里民兵造反,这反朝廷的事如何干得今后怕是没有好结果的。想想就愁,好饭好菜吃在嘴里都无味啊......冯太监皱着眉,将碗筷放下。</p>

冯哥莫愁,事情如此,也怪不得哥哥,只怪这世道不太平。冯哥放宽心,且好生把饭吃了要紧。周喜在一边宽慰道。</p>

不太平......真是不太平。冯太监听了周喜的话,虽是一脸愁云惨雾不散,但好歹又将碗筷拿了起来,你说这世道,这边饥荒又造反,那厢金虏鞑子怕是也要闹起来了。</p>

嗯......冯哥说得有理。周喜恍然大悟的点点头,那依冯哥之见,金军会打过来</p>

那我就猜不出了。这些我这也是听王公公说的。冯太监淳朴的笑笑,有点不好意思,不过有吴三桂守着辽东,防线坚固,估计也就是在辽东的地界打打,不会打到京城来的。</p>

嗯......哎,不过这打仗在哪都是劳民伤财,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没了战乱,天下太平。周喜感叹道。</p>

唉,真是。冯太监撇着嘴摇摇头,又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中。</p>

这些变故,远在东南库扫地的德忠是不知道的。他最烦恼的,依然还是自己那件大事。</p>

半夜里,德忠坐在墙边,揉着摔疼的胳膊,郁闷的看着这高高的红墙。当时也是被逼的急了,实在没考虑太多。寻思着进来之后慢慢再想出去的办法。谁成想这皇宫进得来,出去却不易。几个月过去了,还是困在这里束手无策。德忠站起来。捡起绳子卷成一团收好,顺便踢了一脚地上的碎瓦。既是出不去,今晚只得悻悻的回去了。</p>

</p>

爬墙不成功,只能找机会从大门光明正大的出去了。这几ri,德忠心思兜兜转转,转到了马公公那里或许能从他那得个什么差事。直接走出这宫门去不试试总是不知道的,于是就在某天下午太阳偏西之时,德忠偷偷来到报到那天去过的灰墙小院,蹑手蹑脚的蹭到院墙外窗根底下。竖起耳朵探听里面的动静。</p>

果然,里面有人说话,德忠仔细听去......没错,那拿声拿气的,定是马公公的声音。</p>

要说这李全,真是好手段,竟是比杂家先一步混进了司礼监。马公公的话听起来酸溜溜的,今后要办点什么事,倒是要求上他了不成。</p>

李哥是自己人,是公公一手提拔的。让他办事还用求,公公一发话,他哪有不从的道理这声音听着陌生,想来应该是顶了李公公的空位,接着来拍马屁的。</p>

哎马公公好像不以为然,咱这做了太监的,早就不怕断子绝孙了。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没什么事做不得。坐什么位置说什么话。能念着旧情,不挑着你背地里使坏就不错了。</p>

马公公多心了,李哥不是那人。</p>

嗨,你小子身板还没长开呢,你能看出他是什么人</p>

呃......</p>

你可知司礼监的王承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