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远赴长安(2 / 2)

“舅父且看!”

刘襄从袖中取出蔡侯纸

“这不是纸吗?”

“不一样,舅父不妨写字试试。”

驷钧连忙拿来毛笔,在上面写字。

刷刷刷!

“咦?这纸怎么写起来如此光滑,毫不费力?”驷钧疑惑道。

“此纸乃是寡人暗中命人改良造纸术的成果,仅用渔网,树皮这等寻常之物便可制成。”刘襄介绍道。

“妙!臣每次翻阅竹简都觉得繁琐,数量多,而且记载的字又少,锦帛又过于昂贵。有了此物真是造福天下啊!”驷钧兴奋的拍案叫好。

“没错,我已封锁关于造纸术的消息,关于造纸术的详细介绍已经制成手册,舅父掌握后,便赴长安献上吧。”刘襄再次掏出一本小册子。

“妙啊!这么个小册子顶的上多少竹简啊!”驷钧看到纸做的小册子忍不住又赞叹起来。

“此次前往长安,我希望舅父可以奉朝不就国,留在长安。”刘襄认真说道,看向驷钧。

“这是为何?”

“寡人对舅父没有什么隐瞒的,据寡人在长安的眼线汇报,我们的皇帝陛下估计挺不过今年了,吕雉野心勃勃,恐怕朝廷会重新洗牌。舅父留在长安可以和寡人遥相呼应,一旦时局动荡,需要舅父在朝中拉拢各方势力,唯有舅父的地位才可以办到这些事情。”

“驷钧义不容辞,我王将此足以流传千古的功夫让给微臣,臣愿对我王肝脑涂地。”驷钧拱手正色道。

“好!舅父此去长安,多多保重身体,莫要在长安出事。外甥等待胜利的那一天!”刘襄泪水盈眶道。好一幅贤臣明君的画面。

“来,外甥敬舅舅一樽酒!”

“好!”

刘襄也是没有办法,历史上是他的弟弟刘章在高后六年的时候入长安的,但如今刘章年幼,他这边能派去长安的只有驷钧了。

汉初诸侯是五年一朝,刘襄刚刚继位不能无故前往长安,而且如今长安颇为风险,刘姓诸侯王在长安的人人自危。

长安长乐宫后阁

一位消瘦的中年贵妇人面带笑容的坐在床边和一位老者絮叨着,两人有说有笑,看着两人好像那农家夫妻其乐融融。可谁能想到这个慈祥贵夫人就是权倾大汉,心狠手辣的吕后,而那个老者就是辟阳侯审食其。

“启奏太后,齐国驷钧求见太后!”突然这个场景被一名跑来禀告的小黄门打破。

“驷钧何人啊?”吕后故作不知,心中不悦。

“禀太后,这驷钧乃是齐王刘襄的舅父,想必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吧!”一旁的审食其连忙说道。

“让他在前殿等哀家吧!”吕后冷峻道。

“是!”

“参见太后!”驷钧看见吕后连忙行礼。

“免礼!”

“何事让你特意赶到长安面见哀家!”

吕后平稳的声音让驷钧脊背发凉。

古人信奉“五德终始说”。《史记》卷十《孝文本纪》索隐:“五行之德,帝王相承传易,终而复始,故云‘终始传五德之事’。”又《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提到:“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汉书》卷六《武帝纪》中说到:“夏五月,正历,以正月为岁首。色上黄,数用五。”张晏注曰:“汉据土德,土数五,故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