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便意行事(2 / 2)

荥阳在汉朝有着特殊的地位,汉并天下后,洛阳以东的荥阳是汉朝在关东的最大军事基地,常驻兵力在十万左右,不仅部队规模大于关中,且多为机动性较强的骑兵,是当之无愧的军事重心。

荥阳是连接关东与关中的军事重镇,水陆交通便利。荥阳附近的秦驰道和多条河流可以快速运输粮食和调动军队。

自秦始皇收关东米粟存于敖山,敖仓就成为秦汉王朝时期关东最大的粮仓,向关中和边关输送粮食。故而荥阳还起着保卫敖仓的任务,使得它在汉朝的地位非常重要。

这样屯重兵于荥阳既可以防止内在政治力量借助军事力量兴风作浪,又可以对关东的诸侯们起到极大的军事威慑作用。

“荥阳有信武侯坐镇,诸卿勿虑。朕在信武侯动身之时已特赐其诏书‘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吕后缓缓说道。

众人闻吕后之言,大吃一惊。吕后竟然允许信武侯靳歙“便意行事”,对靳歙如此信任。

这种待遇可不是一般人有的,大汉第一功臣萧何就享受过这种待遇。当年刘邦在荥阳和项羽争夺天下,萧何留守关中负责粮草调动和兵员补充,为了萧何能得心应手处理政务,刘邦特许萧何“便意行事”。

“太皇太后圣明!”群臣齐声称赞道。

既然吕后都这么做了,他们若还揪着荥阳不放,恐怕是个人都知道他们有野心了,吕后自然可治罪于有心之人。

吕后给靳歙这样大的权力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荥阳太重要了,若是驻守荥阳的重臣和关东诸侯联手,吕后的地位不稳;另一方面靳歙年迈,而且亲近吕家,没有野心。

从吕后违背刘邦定下的“白马之盟”后,关东诸侯王就具有起兵“讨逆”的合法性,吕后自然不会把自己的安危系于周勃、灌婴等丰沛老臣。

“禀太皇太后。臣请求朝廷命齐国、楚国、长沙国三国调本国之兵援助隆虑侯,尽早平定叛乱。”曲周侯郦商说道。

“就照曲周侯说的做吧,荥阳是天下中枢,不可轻举妄动。”吕后缓缓说道。

这段时间天下人的注意力都在淮南国这边,朝廷忙的焦头烂额,楚王刘郢密谋造反之事还没有被人发现。

齐国齐王宫

“今吴王刘濞犯上作乱,操起刀刀戈,淮南国受累。齐王刘襄身为高皇帝子孙,理应为大汉而战。着齐王即刻调动本国兵马,赶赴淮南国,听从隆虑侯统一调动,共同平叛。”长安使者朗声道。

“臣刘襄谨遵太皇太后诏喻。”刘襄恭敬道。

“还望齐王尽早发兵,若是延误了战机,太皇太后难免会有所责罚。”使者读完诏书缓缓说道。

“寡人明白。”刘襄说道。

“那在下告退。”使者拱手一礼,缓缓退去。

待使者走后,刘襄立刻召集群臣来齐王宫商议出兵伐吴之事,召平也没有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