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农书》2(2 / 2)

谷細span“水车替我大汉解决了灌溉农田的问题, 使得百姓浇灌农田比以前便利省事;冬小麦提高了对农田的利用程度,增加了百姓家中的粮食储量。”

“如今让农田一年四季都在生长农作物,不给农田修养的时间,长此下去,农田的肥力定会下降。尔等都是耕种农田的好手,对于通过施粪来增强农田肥力,很有了解。”

“朕希望尔等将自己在施粪的经验传授给治粟内史属吏,通过施粪来恢复农田的肥力。”刘襄缓缓说道。

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大汉这么多从事耕耘的农户,肯定有那么几个在擅长肥料的。

现在汉朝国库的粮食仍未充沛,刘襄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就只能在肥料上面下功夫,最好能像土法炼钢一样,搞出一个土法化肥出来。

“承蒙陛下看的起我等农户,我等一定尽力配合治粟内史属吏。”几位老农户连忙说道。

刘襄又和这几名老农户交谈了一些农事上的问题,看看汉朝百姓在耕种农田上还有什么困难,几名老农户自然是感动涕零。

最后在召平的提醒下,几名老农户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治粟内史官邸,想必这几名老农户回到自己农庄后,定会卖力地宣传刘襄的圣德。

在几名老农户离去后,刘襄又交代给召平一项重任。

“治粟内史,如今我大汉各地百姓耕种方法存有差异,有的耕种方式不利于粮食产量增加,有的耕种方式可以显著的提高粮食产量,卿理应派官吏记录下好的耕种方式。”

“另外少府鲁班院对我大汉农具一直再改进升级,来帮助百姓耕种农田,同样应该将使用方法记载下来。”

“让治粟内史属官多去地方老农户家中,学习耕种经验。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种子选育,施粪方法这些和农事相关的知识都要记录下来。”

“倾治粟内史官邸之力, 编撰出一部记载我大汉农业知识的书, 朕会命少府对编撰工作进行专项拨款,以造福天下百姓, 此书就取名为《农书》。”刘襄缓缓说道。

刘襄打算通过《农书》打造一个完整的汉朝农业思想体系, 将农户脑中零散片落的农业常识整合起来。

有了一个完整农业体系后,汉朝的农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土地可以得到更好的精耕细作,粮食产量会大幅度提高。粮食富足了,才能放开手脚的对外扩张,传播汉文明。

“臣谨遵圣喻!”召平恭敬道,内心十分的激动。

召平自然明白这么一本包含农业方方面面农书的价值,若是能编撰出来,他定能流芳后世。

君不见“奇货可居”的吕不韦为了千古留名,倾尽家财招揽三千文人学士,耗费数年时间,编撰出了《吕氏春秋》。

士农工商这几个阶级中,农户是数量最为庞大,若是有一本详细记载天下农事的书,不识字的农户恐怕都会想办法购买。

只是这本农书编撰起来,恐怕需要耗费无数的人力财力,毕竟大汉的疆域也是很广阔的,农业涉及的方方面面又很多。

请记住域名:。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