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倾国之兵以伐明(中)(2 / 2)

大明狼骑 傲骨铁心 0 字 2021-11-10

暗叹一口气,代善不能不话了,当年他和莽古尔泰在千里奔袭明国京城的问题上曾与皇太极唱过反调,不同意出兵,而事实证明他们的反对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在对待皇太极的态度上,代善不知不觉比从前规矩了许多。</p>

一个威望如rì中天的汗王实在是不能得罪的,兄长又如何,阿敏的下场摆在眼前。</p>

还是顺着老四吧。</p>

拿定主意后,代善终于开口了,先是看了一眼皇太极,尔后环顾那帮贝勒们,缓缓道:“范先生适才所讲各旗间壁垒森严,各旗主为了自家利益斤斤计较等,不过是出了一个存在多年的实情。不是吗?阿敏不顾军纪,两次纵兵劫掠,为的是什么?到家,为的是一家之私利。他之所以敢公开提出yù拥兵自立,就是因为他将镶黄旗看成是自家的财产。</p>

你们或许心中不服,但是千万不要不承认。我敢,你们任何一家都有自己的九九,我就不是哪一家了,每次出征,都要派一些根本无法上阵的老弱病残充数,为什么?还不是想多分些东西。这是真正的斤斤计较。而六部一设,职责便分明了,此利国之举也,我代善和正红旗完全同意设六部的提议。”</p>

代善后,众贝勒们脸sè变得更难看了。范文程却是在心中松了口气,大贝勒答应了,这事情便算成了。又庆幸汗王英明,借着对明国用兵把莽古尔泰和阿济格派到了义州去,否则,这两个莽贝勒只怕早就跳出来闹了。</p>

一众贝勒脸sè变得难看,皇太极却轻松地笑开了,他如何能不轻松,若这世上还有一人值得他顾虑,也就唯这个差做了汗王的兄长而已,其他人,他都有对付的手段。唯对这个大哥,他可不敢乱来。</p>

“怎么?设个六部,天就塌了?你们是不是以为本汗在打你们各旗财产的主意呀?笑话,天大的笑话。本汗是在打主意不假,而且每天都在打主意,但本汗打的是明国的主意,从来不会在财产上打兄弟们的主意!各家财产是先汗留给大家的,本汗从来就没动过这方面的心思,以后也绝不会动!但六部一定要设!大金国的兵力必须要归兵部统一调动,钱粮的征调必须由户部牵头,大金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礼仪,统一的刑法;官员的考绩升黜,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此,大金国才能更强盛,尔等才能更富有,这些便是本汗每天在打的主意!明白吗!”</p>

闻言,济尔哈朗第一个松了口气,原来老四不是要取消八家共分的局面。</p>

济尔哈朗不是努尔哈赤的亲生子,而是舒尔哈齐第六子,努尔哈赤的侄子。</p>

其实济尔哈朗和伯父一家有杀父杀兄之仇,他父亲舒尔哈齐,大哥阿尔通阿、三哥札萨克图都是被大伯处死,现在二哥阿敏又被皇太极圈禁,这家仇真可谓不共戴天了。</p>

但他济尔哈朗却是一事也没有,反而受封和顼贝勒,掌了镶蓝旗,在皇太极心中很得信任。原因只在于他自幼和皇太极共同成长,为人又比父兄们圆滑得多,轻易不惹事,这才保了舒尔哈齐系的唯一血脉下来。</p>

只要不是削弱自己的权力,不分镶蓝旗的财产,六部也好,九部也好,济尔哈朗都不放在心上。代善这个老滑头都头答应了,自己再不顺水推舟送汗王个人情更待何时。</p>

在其他贝勒还没来得做出反应时,他便第一个出来响应了:“汗王,臣弟早就认同咱大金国设立六部了,臣弟以为这是完善国体的必要举措,苟利于天下,虽个人有所牺牲亦应在所不惜!臣弟镶蓝旗举双手同意开设六部!”</p>

他这一响应,阿巴泰、多尔衮、杜度、萨哈廉、岳讬、塔拜等人哪个还敢犹豫,纷纷出班夸赞这设六部对大金国的好来了。</p>

贝勒旗主们没话,各旗将领有个狗屁反对。于是乎,大殿之上又响起一片颂歌来,无非是汗王有多么多么英明,咱大金国今后多么多么正轨什么的。</p>

水到渠成了,皇太极心热,也无须再等明天宣布了,趁热便要打铁,谁知道代善回去之后会不会耳根子软出尔反尔。</p>

“既然你们都没有意见,那就把六部职事明确下了吧。”</p>

完也不待众贝勒们话,朝范文程挥手示意了一下。</p>

范完程忙又从怀中拿出一份汗谕来,面朝殿下,扬声便念了起来:</p>

“汗王诏曰:为完善国体,统一政令,以期职责分明,现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各部职事为:多尔衮掌吏部,德格类掌户部,萨哈廉掌礼部,岳讬掌兵部,济尔哈朗掌刑部,阿巴泰掌工部…”</p>

之后又宣了各部参政,满蒙汉都有,宣完之后,将汗谕合上,捧在双手毕恭毕敬的递到了皇太极手中。</p>

皇太极笑着接过,转手交给一边值侍的书房官收好。</p>

殿下,众人什么反应都有,反应最大的就是对多尔衮年纪轻轻就要出掌吏部感到不可思议。不过惊讶很快就淡了,多尔衮虽然年轻,但却是勇武过人,这两年立了不少战功,汗王提携他也得过去。再这六部不过是仿汉人的官制,咱大金的根本还在八旗,只要八旗不动,六部也就是个挂名货,当不得数的。</p>

窃窃私语之后,大殿之中又爆发欢呼声,齐赞汗王圣明。</p>

欢呼声中,有一宏亮声音响起:“汗王,孙承宗重修筑大凌河城,这还是在搞他步步恢复的老一套,修城的是祖大寿部,明军能战之兵尽在关外,而祖大寿所部是辽东明军之主力。我们若能全歼祖大寿的一万多jīng兵,明在关外便再无可战之兵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