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男儿壮志可平胡(2 / 2)

大明狼骑 傲骨铁心 0 字 2021-11-10

送给学生的诗作,孙承宗如何不记得,微一思虑,便吟了起来,“一人一剑一卷书,走马山川意踌躇。紫荆雁门白登道,男儿壮志可吞胡。”</p>

“紫荆雁门白登道,男儿壮志可吞胡。恩师以此诗勉励学生,学生也一直以平胡为己志,事事以恩师为表率,可恩师在这个时候心生去意,试问,学生当作如何想?”鹿鸣的情绪突然有些高涨起来,让人觉得意外。</p>

孙承宗却是哈哈一笑,“庆云不要激将为师了,其实你应该知道,为师去还是留已不是为师自己能够做主的了。你行这激将之法又有何用,难道还能追回为师所上的辞呈吗?”</p>

什么?!孙承宗已经上了辞呈?</p>

施大勇一震,险些失手打翻酒杯,坐在那,两腿有些发颤。</p>

见自己的激将被老师看穿,鹿鸣脸一红,但仍坚持道:“世事没有一定,圣旨未下之前,谁也不知道结局会是什么。或许皇上不让恩师走也未必。”</p>

“也许吧。”孙承宗不置可否的了头,没有再话。</p>

鹿鸣呆在那里,也不知什么好。</p>

鹿善继迟疑一下,忽问道:“若老大人真心要去,不知老大人是返乡还是住京?”</p>

孙承宗嗯了一声,道:“自然是回高阳老家的,若是有闲,便把《督师全书》编修完毕,也算了了心头一桩大事。”</p>

一听孙承宗连去任后的安排都已定下,施大勇一阵心苦,忍不住劝道:“经略大人,恕末将直言,大凌河战事之败,非人力可挽,经略大人已也尽力,又何必非引以为咎,而心生去意呢?”</p>

“施参将有所不知,自凌河战败,朝中攻击老大人的奏疏当真是如急风骤雨般,再加上朝中有人不愿老大人再留在关门,处处做梗,在皇上那添油加醋,老大人现在的处境不瞒你,也是进退两难啊。”鹿善继替孙承宗了,长长的叹口气,心有戚戚。</p>

“其实在朝中很多人看来,朝廷刚与东虏开始接触议和,兵火才息,而我孙承宗却要惹是生非,去修筑什么大凌河城,这才惹恼了洪太,遂造成了长山、大凌河惨败,祖大寿率辽东军降金。有我这因,才有后面这一系列的果,所以他们便将矛头对准了老夫。哼,在某些重臣眼中,我孙承宗就是根眼中钉,肉中剌,yù拔之而后快!”</p>

孙承宗忽然有些激动,身子微颤了一下,众人见了,不敢话。</p>

平静稍许,孙承宗暗自苦笑一声,目光看向施大勇,问他道:“对了,可有张兵备的音讯?”</p>

施大勇摇了摇头:“张兵备凌河兵败之后,便不知音讯,建奴撤军之师,末将曾派人搜捡过战场,未发现兵备大人尸首,不过...”有些不知当不当。</p>

孙承宗眉头一挑:“不过什么?”</p>

施大勇道:“有溃兵曾言,兵备大人似乎已被建奴俘获。”</p>

“张chūn被生俘了?”</p>

孙承宗一怔,呆了半响,方了句:“我大明又失一员良臣,唉!...”</p>

鹿鸣却是有些担心道:“张chūn乃朝中重臣,知我底细,若是也学祖大寿般降金,建奴岂不是尽知我国虚实?”</p>

“断然不会!”孙承宗斩钉截铁道:“我知张chūn为人,他断不会降金,只怕多半会以死殉节。”稍顿,遗憾道:“他以车阵拒奴,战法恰当,可惜天不助我大明,致有此惨败,却真非人力可及的了。”</p>

话音刚落,楼外匆匆进来一官,在外恭声了句:“大人,塘报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