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施大勇 禽兽之人(2 / 2)

大明狼骑 傲骨铁心 0 字 2021-11-10

与初次听闻捷报的反应相比,现在的崇祯完全可以用另一个人来形容。那时,他也激动,但更多的是怀疑,是不信,是害怕;现在,却是踏实,是兴奋,是无比激动。</p>

............</p>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p>

周延儒率先跪倒,瞬间,群臣轰然跪倒一处,发出齐呼声。</p>

处于兴奋状态的崇祯都忘了叫百官起身,直到笑得咳嗽了下,才想起百官们还在跪着,忙挥手要他们起来。</p>

“诸位爱卿,尔今兵部已经证实锦州大捷,斩首六千有余,如此大胜,你们,朕要不要到太庙亲祭列祖列宗?”</p>

“神宗二十七年己亥四月二十四rì,献倭俘礼成。大司寇萧岳峰大亨,领左右侍郎出班奏事。长身伟貌,烨烨有威。时上御午楼,朝暾正。萧跪御道,两侍郎夹之,首仅及肘。致词先述官衔、名姓及左右侍郎,并请犯人某某等磔斩。末云:‘合赴市曹行刑,请旨。’凡数百言,字字响亮舒徐。宣毕,俯伏。上亲传‘拿去’二字。廷臣尚未闻声,左右勋戚接者,二遽为四。乃有声,又为八,为十六。渐震,为三十二。最下则大汉将军三百六十人,齐声应如轰雷矣。此等境界,可谓熙朝极盛事...”</p>

出班奏答的是礼部尚书李长庚,东林党人。崇祯二年四月出任礼部尚书,今年已是近七十的老夫子。老夫子奏答,引经据典,一通话下来,却是把万历朝的一次献俘仪式给搬了出来,让人不禁对这老夫子的记忆力刮目相看。</p>

可是崇祯却听得眉头直皱,觉得这老夫子得都是废话,无奈,这李长庚是三朝老臣,年纪又大,不好斥他,只能听他在那滔滔不绝。</p>

“.......引《大明会典》与礼部会志,故礼部以为皇上不仅要亲到太庙祭祀,还要至午门露布天下!”</p>

终于,一脸激动的李大人完了自己要的话,很是满足的吐了口气,堆着笑容望着听得耳朵都出茧的皇帝。</p>

“嗯,既然礼部赞同,朕准了。”崇祯干脆利落,他有心借这次锦州大捷鼓舞上下士气,礼部要大办,他自然也同意,便是花费多些,也是值得的。毕竟,这可是他登基以来,大明首次取得的货真价实的大胜,绝非斩首百余级,便要大吹特吹的大捷可言。</p>

“兵部可有条陈,锦州大战,赖将士奋勇,方有此大捷,朕感将士忠怀,一定要重赏有功将士,好使三军知晓朕体恤之意。噢,对,辽抚丘禾嘉捷报上,锦州大战能胜,全因参将施大勇指挥有方,三军齐心,才能痛击东虏,若不是施大勇,只怕锦州早已沦陷。兵部拟定封赏时,可不能寒了将士的心,对这施大勇,一定要重赏。”</p>

“皇上放心,兵部早就拟了条陈...”</p>

“万岁,臣有本要奏!”</p>

锦州大捷的消息十几天前就传来了,虽不知真假,但兵部还是做了准备,相关封赏已经拟定。因此一听皇上询问,熊明遇忙出班禀奏,不想,一句话还没有完,却被次辅温体仁出班打断了。</p>

嗯?</p>

熊明遇疑惑不满的看了一眼温体仁,不明白他为何要打断自己的奏答。崇祯也是不解,不知温体仁要做什么。</p>

“温卿家要奏何事?”</p>

“锦州知府陈昂密报,锦州参将施大勇目无朝廷纲纪,借东虏寇边之际,抢夺锦州军政大权,还软禁知府陈昂,更以其部监管全城,名曰军管,实为趁火打劫。锦州士绅百姓深受其害,有据可查,仅军管当夜,便有数百百姓被施部滥杀。其后又有近千人死于施部,可怜我锦州百姓未死于奴手,倒先丧于自家官兵之手,实叫人齿寒!”</p>

温体仁咬牙切齿,似是亲眼所见一般,最后掷地有声,重重道:“施大勇其人,跋扈异常,暴虐万分,听闻曾饮人血,食人肉,又制人彘,惨无人道,试问这等禽兽之人,如何能重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