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可不用 亦不可重用(2 / 2)

大明狼骑 傲骨铁心 0 字 2021-11-10

“地利者,我大明也不具备。东虏占地千里,其军多为骑兵,可从南北两面进攻我大明,我军地只能处处防守,兵力分散,不能集中使用,此正犯了兵家大忌。建奴只需集兵攻我一,则我防线尽弃,一个不慎,便是京畿告急。而且建奴来去自如,我军根本无法野战对敌,更不能拦截,故而,毫无地利可言。”</p>

“人和者,意何指?”</p>

“人和者,乃兵不专不jīng之意。”</p>

“详细些。”</p>

“臣意指将领不齐心,临阵关头,多弃友军不顾,置大军惨败。臣以为,团结才有力量,只有上下齐心,才能共渡难关,取得成功。然纵观辽事,每每大战,总是败在自家军将,每思及此,臣就不胜心痛。”</p>

“唉。”</p>

施大勇所之事,崇祯也深知,尤其祖大寿在时那帮辽军将领,当真是每战都在拖自家后腿,可是偏偏他这皇帝却拿他们没有办法,事后还得好言安慰,不敢治罪于他们。可以,施大勇这番话直指崇祯心底之痛,让他不由长叹了口气。</p>

崇祯叹了口气,施大勇心下也叹了口气,后金兵虽不过十万,但都是骁勇善战之兵,依大明现在的国力,要想短期内一举荡平东虏,只怕是痴人梦。而大明现在受冰河天灾影响,国力直线下降,难以负担大规模战事。再加上奴酋洪太实是不世出的枭雄,要想灭他,难啊。</p>

最迫在眉睫的,却是无兵。宁锦空虚异常,可战之兵竟然只是施大勇部下这两千兵,可想而知,大明在关外的焦困已到了何种地步。</p>

“照爱卿所,朕岂不是要等上十几年才能亲率大军出关征讨东虏?”年轻的天子心下暗自着急。</p>

施大勇没有正面回答崇祯,而是道:“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平,难以攘外。东虏狡猾,恐我大明内部不宁正中其下怀,在外部略施压力,即可乱我方针。届时,内外兼顾,难以并重,顾一头失一头,两相都乱...”</p>

话未完,崇祯忽然扬手打断了他,头道:“爱卿所言,朕早已考虑,朕想着...”正着,却突然停了下来,表情有些复杂。</p>

施大勇不知崇祯为何突然不话,王承恩却是知道,抬眼瞄了一眼崇祯,迅速又低下头去。</p>

借着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失语后,崇祯嘉勉道:“爱卿立下大功,可有什么要求向朝廷提出的,但凡朕能满足,必使爱卿满意。”</p>

施大勇摇了摇头,道:“皇上,臣没有什么要求,也没有什么可要求的。臣只愿为皇上永守辽东,不使东虏再荼毒我大明子民。”</p>

施大勇终是向崇祯提出了他的要求,便是让他能够如祖大寿一般镇守辽东,最好是永驻锦州,如此,他便有了自己的地盘,更可名正言顺的接管祖大寿留下的财富。当然,最重要的是,如崇祯准了他的请求,他便可借势留下丘禾嘉,不使朝廷将他调走。</p>

有辽东巡抚的全力支持,施大勇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锦州有所做为。再不济,也能替大明挡住满洲的铁骑。</p>

听了施大勇的请求,崇祯不感意外,但是却没有当场答应于他,而是道:“爱卿居功不傲,愿为朕守辽东,确是难得!”稍顿,又感慨道:“自辽东事急以来,朕未尝遇到如爱卿这般忠勇臣子,今rì得见爱卿,朕心甚悦。爱卿可先退下,待朕与朝臣议后,再答复爱卿。”</p>

“谢皇上!”</p>

没有等到崇祯的当场答复,施大勇略有失望,但圣命不可违,当下与蒋曹二人又跪下行礼,恭身向殿外退去。</p>

待三人退下后,崇祯忽然脸sè一紧,吩咐王承恩:“叫曹化淳派人到锦州详查,朕要知道这施大勇所是否属实。”</p>

怎么,皇爷还是不信?</p>

王承恩心中一凛,低声应了:“是,皇爷。”</p>

崇祯没有离去的意思,双手负在身后,视线在这平台四周扫来扫去。王承恩摸不透皇帝的心思,大着胆子上前轻声问道:“恕老奴多嘴,不知皇爷打算如何安排这施大勇?”</p>

“嗯?”崇祯扭头不快的看了一眼王承恩,后者脖子一凉,知道犯忌了。</p>

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奴有所害怕,崇祯没再难为他,而是淡淡道:“此人不可不用,却亦不可重用。”</p>

完,转身径直离去,留下一头雾水的王承恩,何为不可不用,亦不可重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