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永不回明(2 / 2)

两人被骂的垂着头,一言不发。</p>

当晚,两人被押回登州府,同时通知家人前来。</p>

关进大牢的时候,赵大山就逼着两人写下认罪书,承认私通建奴。</p>

两人也知道,不写也没用,丁毅铁了心要杀他们,不写,只是自取其辱,不如痛快点。</p>

之后分别接见家人。</p>

两人见到家人都痛哭,仔细叮嘱家人,除留下一千两银外,全部交给丁毅,然后举家离开。</p>

周会更对儿子道:“明国昏暗,荒堂,不可久留。”</p>

“尔等先去福建,再乘船出海,听有些盐商说,海外有番国开明,且有诸多明人,今后,我周家后代,不得再回明国。”</p>

说罢,抱着儿子的头痛哭。</p>

周会赚钱赚了一辈子,死到临头大彻大悟,让后代移民,永不回明,远离这个昏暗的地方。</p>

第二天一大早,登州知府朱周业,和登莱总兵张可大都接到丁毅的捷报。</p>

捷报的大概意思是,丁毅在旅顺抓到后金细作,逼供之下,得百登州也有细作,立马联系登州知府,双方合作经过多天侦察,最后查以盐课司大使周会和巡检王其吉,暗中贩卖私盐与后金,且家中常年有后金细作窝藏。</p>

捷报后面有两个版本。</p>

考虑到张可大这人比较正直,丁毅原先的版本是为了不打草惊蛇,东江兵没有通知登州总兵,与知府朱周业联合派兵马,经血战,抓获后金兵,当场斩首二十及。</p>

但朱周业和张可大关系挻好的,他拿到捷报后,又看了二十个真鞑子首及,想了想后,便道:“观甫虽正直,然军功着重,若无他,不合法,可添之”。</p>

意思是张可大这人对钱财什么不是很看重,但对军功还是很看重。</p>

若咱们在登州杀奴没有登莱总兵参与,不合理法啊?</p>

于是加上张可大。</p>

捷报由朱周业亲自送到张可大处。</p>

张可大看完,愣了好一会,再看到二十个真首及后,便把丁毅叫来,你以后这么干,要把我也叫上,不能单独干了?</p>

丁毅当然陪着笑点头。</p>

于是捷报再往袁崇焕那送时,又加了张可大。</p>

登莱总兵派兵马与丁毅及知府衙门人马合作,三方联手。</p>

宁远的袁崇焕这些天,经常收到旅顺都司丁毅手下从旅顺送来的求财信令。</p>

因为徐敷奏每十天左右会向袁崇焕汇报了下旅顺和东江这边的形势。</p>

丁毅的信会随同一起。</p>

丁毅每次都是要钱要粮,然后最近都是要工匠。</p>

袁崇焕看的又好气又好笑,但没理他。</p>

自从斩了毛文龙后,他开始比较低调,后来崇祯回文轻斥了他几句,他心情好了很多。</p>

原本的历史上,崇祯回文一句轻斥也没有,反而加他的官,升他的职,安慰他。</p>

但谁也想不到,后来突然翻脸就斩了他。</p>

所以自古以来,上位者都喜欢用这一招。</p>

袁崇焕自己也是借派饷的名义,到双岛发钱,安慰毛的部下和毛的戒心,然后突然翻脸。</p>

崇祯估计都是学他的。</p>

最近前线无战事,袁崇焕也有点急。</p>

因为好几个月没功可以报了。</p>

不料丁毅突然从登州报来捷报,袁立马大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