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亚洲最强水师(2 / 2)

产量这么高,是因为丁毅制定的政策和工作规范执行的好,所以比以前效率高了很多,工人们都是领薪水上班,上班时井然有序,也很认真。

但因为丁毅的糖绝大部份都不是卖的,这块其实是在贴钱。

他主要用糖来换取各种物资,包括人口,真正卖的,约只有四分之一。

但当初丁毅走时,给他的目标,到明年6月,人口达十万,粮田达十九万。

所以这两项目前都没达到,主要还是人口太少,人口少了,劳动力少,劳动力少,发展就慢。

丁毅自然不会训他,只能勉励,他是没想到这边移民有点难,不像登州那边,到处有流民。

广东福建这边的老百姓生活,普通比大明内陆各省要好,所以移民过来挺慢的,一切要靠粮田和银子来诱惑,现在主要还是靠商人们带来换糖。

好在这次丁毅带了近一万人过来,又抓了近三千荷兰人,岛上他所能控制的人口,终于达到八万。

赵大山告诉丁毅,这边囤田容易,太多地可以囤了,主要是一个远,二是有生番会打扰,所以他需要更多的人,好好征服和打击那些不肯驯服,又会反抗的生番。

按说赵大山手上兵马有点多,权也有点大,不过上次丁毅先后派来姚新汉和朱向阳,分担了赵大山手上的大部分权力。

朱向阳到了之后,为台南城知府,负责所有囤田,工匠,后勤、移民,教育等事务。

驻台兵马的粮饷也由其发放负责发放,打造的铳和兵器由其监督,若上交给赵大山的兵器和铳不合格,则找他问罪。

而赵大山不能干涉他所有的政务事情,只负责军事。

姚新汉和赵大山都是丁毅的老兄,但不喜欢打仗,一直在商业上做事。

姚新汉是新港城知府,负责大员的所有商业行动,包括治糖,运售,和来往船只的交易,登记,与各当地番族的交易等。

朱向阳还负责这边的教育,丁毅极为重视教育,加上当地土族比较多,所以到大员后第一件事就是创办学堂。

现在这边的学校有二十几个班级,当地小孩子(包括生番各族),七岁以上都要来上学,且免费提供三餐,晚上吃完饭再回家。

所以无论生番熟番都很愿意送小孩子来上学,这样他们成年人可以帮明人打工,赚钱,又不要带小孩。

学校里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差不多有七百多人,另有成年大班级,各族中愿意学汉语的都可以来学,明人中愿意识字的也来学,这也有两三百人,加起来近千人。

据朱向阳介绍,大部份来上学的生番熟番,基本相当于明国的官员贵族家庭(家里不愁吃穿),普通生番熟番都是靠自学,平时和明人在一起干活这样学习,必竟他们需要生活。

众人说到这里时,姚新汉突然想到一件事:“丁大人,前几天有个意大利人,带来一个东西,要换一千斤糖,我在岸边看到很有趣,最后用一百斤糖换了回来。”

“啥东西?给我看看。”丁毅是鼓励他们换东西的,所以这段时间,换了好多希奇古怪的东西,还有各种子啥的,但大部份都没什么用,或已经有了。

丁毅这么换是很亏本的,有外国商人用劣质东西或种子过来瞎换,但丁毅不顾大伙的劝,执意要这么干,大伙有点不理解。

丁毅相信,此时他们刚刚占台,外国商人还不是很了解丁毅,等过了一两年,他们知道丁毅对新东西新知识的渴望,必然会源源不断带过来更多新鲜的东西。

姚新汉他们带着丁毅来到一个仓库,仓库很大,一进去大伙都目瞪口呆,里面什么都有,乱七八糟,全是过去一年,各国商人拿来换糖的。

其中有个角落堆了很多书籍,这些书籍基本没什么用,但丁毅发了话,国外书籍也要,所以他们都换,丁毅随便翻了翻,问了问,好像西班牙的书最多,现在这边经过的西班牙人比较多。

因为他们占据着吕宋,是他们在亚洲最大的据点。

他也看不懂,也不管,反正这边非科技农学类的书,十斤白糖一本,偏宜的不得了。

“这是,地球仪啊,这是好东西啊。”丁毅突然看到一个新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