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筑阵(2 / 2)

谷甈

所以算是战力比较强,换成其他明军,王卫忠当然不敢和他们在一起,到时一打就跑,只会连累他们。

徐敷奏的兵马,不但是丁毅帮忙训练,且卖了大量的鸟铳给他,虽然不如鲁密铳,但肯定比其他明军要强,可以说是低配版的东江军。

此时王卫忠这边共计兵马六千出头,徐敷奏也有自知之明,全军让王卫忠指挥。

王卫忠共带了36门6磅炮,4门12磅炮,全都摆在清水泊以东。

清水泊是个大湖,往南有两条支流,一是北阳水道,一是淄女水,一条河通向青州,一条河通向临淄。

这两条河都有好几十里长,清兵好不容易走到清水泊附近,眼下再回头绕过北阳水道走青州再往临淄走是不可能的,那要走很多回头路。

而且他们带了大量的人畜和马车。

关键丁毅可能在后面追,他们往南走回头路更容易碰到丁毅。

而往北的唯一条路,就是清水泊以东。

这边距离海边不到五里,王卫忠兵马就堵在清水泊以东。

王卫忠左边是莱州湾,右边是清水泊,两边都是河海,都不要防守,只要守着前面就好。

跟丁毅打仗久的旅顺兵将们,都很会选战场,用丁毅的话说,有河就要利用河,有海就要利用海,没河没海,就要利用树林,如果连树林也没有,就只能利用自己的大车。

只要有东西利用,就能减少防守面。

如果在野外,他们六千兵马防守四面八方,每面用到的兵马就少了。

现在王卫忠左右两边和后面都不要守,六千兵马全都可以用在正面防守。

这就是优先选好地形的好处,更是他学自丁毅的选阵之法。

王卫忠此时正不停下令,安排兵马,徐敷奏的人也在被调动。

徐敷奏骑以马上,在旁边观看学习,心中触动也深。

当年丁毅刚到旅顺,他是参将,王卫忠还是个小小把总,连和他说话的机会都没有,眼下,都可以指挥他了。

但人家跟着丁毅打了那么多胜仗,无论经验能力,都比他强啊。

现在随便选个地方,只要一面迎敌即可,不服都不行。

他看到王卫忠先把所有大车一字排开,全放在第一线,王卫忠带了六十辆大车,每辆车之间会有留空隙,放一门炮,所有六磅炮都放在一线,四门12磅炮则在后面五十米。

这样他用大车和火炮拉起一条四百多长米的防线。

这样最东边距离海边不到四里了,且很多坡路,高低不平,这保证清兵骑兵冲锋,只能在这三百米内,但步兵可以从四百多米外绕过来。

徐敷奏三千兵马中有一千五百是刀枪盾兵包括,被王卫忠全部放在东边,以防清兵步兵从东侧绕过。

徐敷奏自己带着五百骑兵也会亲自到了东侧督战。

他还有一千左右的鸟铳兵跟着丁毅的铳兵。

他的鸟铳全是丁毅专门为其打造的,质量比明军的好太多,只是射程和威力比鲁密铳差点。

王卫忠本身有一千五铳兵,加上他的一千,就是两千五铳兵安排在四百多米的防线上。

王卫忠全军都是鲁密铳,每米站一人,一排大概四百多人,共站了五排,还余下几百放到最东边。

王卫忠另有八百枪盾兵分两排站在他们中间,在对面射箭时,可以帮忙挡箭。

余下的炮兵都在最后。

此时枪盾兵正在忙录,徐敷奏看到他们很多人从身上摸出钢棍,用铁铲钉到地上,钉好之后,再用绳索拉起来,形成拌马索一样的东西,但这里比较短,每两根钢棍牵一棍绳,大概距离是二十米左右。

在明军身后三十米处,到处都是,拉的一条一条。

原来王卫忠想挖坑的,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冬天土地太硬,只能先拉起拌马索。

他的枪盾兵个个都带着三根钢棍,用来固定盾牌的,近两千钢棍被钉在地上,形成密密麻麻的拌马索。

清骑一会就是打破了他们的车阵,再往后冲,又要花费一段时间来冲这些拌马索。

在这些拌马索的再后面,大概五十米外,明军把原本大车上的很多粮食,衣被帐篷等全部御下,堆积起来,又有人去后面砍树,再堆起第二道,四百多米长的防线。

一旦第一条守不住,就退向第二条。

王卫忠还带了大量的火油,徐敷奏发现他让人把火油放在第二条防线,徐敷奏脸色微变,他感觉如果明军守不住第一条,姓王可能直接把第二条烧了,用来阻挡清骑。

果然不其然,他的一队兵马五百人,被王卫忠安排去身后一百多米外的丛林里砍树枝去了,要求全堆在第二条。

第二条防线更长,第一条才四百多米,第二条有六百多米,几乎把整个东面都给堵住了。

王卫忠这时走到炮兵那边,大声道:“一会打起来,先打清兵的大炮,一定要先把对面大炮给轰了,没有命令,不准打步骑,另,必须要有十门炮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