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兵力翻两番(2 / 2)

登州这边前几年都赚钱了,杜如海都存了近百万两,这次入关又抢到一百多万两,加上一年一百五十万的收入,正好够用。

然后他一年一百多万石粮的税收,大概要用到六十万,还能余四五十万。

这样杜如海估计,到年未,手上会有二十万银,四十万粮左右。

还算没有破产。

当然,明年这个时候,他们估计能好好赚一大笔,收入再次上升。

明年蓟镇,天津,临清加济南府、青州府的囤田加起来,绝对超过两百万亩。

又能收一大笔田税。

这时丁毅提到了青州。

因为青州府现在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他东边的登莱都被丁毅占了,西边的济南府也被丁毅占了,青州府夹在两府中间,当年王卫忠曾是青州总兵,所以那边也有丁毅的人。

“今年到明年的目标。”丁毅这时道:“组建40营,41营,驻青州,把青州也占了,同样是囤田收税。”

丁毅要在青州驻守六千兵马两个营。

青州与兖州相邻,正好用来防备刘泽清。

青州练兵和其他州还不同,丁毅用新方法,也是大明常用的法子。

募兵制,在青州府百姓中募兵。

因为他的囤兵这两年大量被用,到处加派吏员,加派兵员,蓟镇,天津,临清,济南,登莱各地,都是用囤兵去当吏员和兵员。

所以现在他手上囤兵也不多,还要保持囤田。

而且青州兵在历史上曾经很有名的。

他让周有根配合路超处理好胶州的事后,包括在胶州募兵两千,成立新营,然后立马回青州,在青州募兵,练兵。

募兵之前还是老套路,先在当地征农税和商税,然后家里有兵的免税一成,这样来促进百姓报名参军。

等募兵成功后,周有根的34营还是回莱阳驻守,由周的副手徐洪海带。

周有根则驻守青州,领40营,41营由丁毅亲兵小队长谭起龙领。

两人一个驻青州,一个驻莒州,同时要求陈阳明年骑兵要到五千,守安丘县。

他们三人将保持对兖州的压力。

明年这个时候,按丁毅的所有要求,完成目标的话。

大明境内,蓟镇要有徐敷奏一万五千兵马,天津有沈世魁八千,临清王卫忠八千,济南是张其栋五千,青州周有根三千,莒州谭起龙三千,胶州刘国营三千。

加上原有的杨端三千人守莱州,陈洪国三千守昌邑,朱胜领三千人守文登,徐洪海三千人守莱阳,严雄三千人守登州,方多台的三千人守平度,陈阳五千骑兵在安丘。

大明全境,明年丁毅的兵马将达到可怕的七万人。

这下兵力要求是直接翻了近两番,也是丁毅十年以来征兵最多的一次。

之所以这么大幅度的增兵,除了丁毅为即将席卷天下做准备,更因为丁毅可控人口已经几乎包括山东全省,加天津,加蓟镇,地盘内的总人口应该有一千万左右上。

明朝开国之初山东人口是五六百万,到崇祯元年山东全省人口据说在两千万左右,明末这二十年天灾兵祸不断,加上大明还曾往京师附近移民一百万,估计现在一千五百万还是有的。

原历史到清初时,山东全省只有一千万。

现在丁毅在山东经营的不错,又大量引流移民,所以虽然山东还有东昌和兖州两个府不在他手上,但其余地方加起来一千万人口差不多有的。

不过你还别说,东昌府和兖州府人口还是山东最多的两个府,现在都不在丁毅手上。

丁毅现在开始尝试募兵,就是要在治下形成后世系统的征兵方法。

将来就是全国到一定年纪后,除了大学生,都要当兵,三年后退役,形成良性循环,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兵源。

当兵之后,家里免税三年,这是个极大激励大伙当兵的条件。

今年一下子增这么多兵,还有一个原因是丁毅担任登莱总兵,收编了全登莱的营兵、卫所兵,加上徐敷奏,王卫忠到外面移镇,都有兵员来方,正好借这机会,吞并了大明的兵马为自己所用。

兵多了,开支就多,明年丁毅在山东的投入肯定也是巨大。

但明年济南府,蓟镇等地的粮田囤起来,田税商税收起来,同样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他私下还和杜如海算过,只要没有特别重大的天灾,有一定收成,肯定养的起这么多兵马的。

丁毅开完这次会议后,没多久就要进入崇祯十三年。

各方人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

丁毅专心在各地练兵,囤田,修建水利,打造兵甲,训练水师,造船。

而大明朝中也变化莫测,先是让杨嗣昌督师,但兵饷不继,,很快有人上章劾中枢不任。

接着傅宗龙也劾嗣昌徒耗敝国家,帝却怒宗龙。后以戎视封疆下吏罪,十二月二十四日,下宗龙狱。

傅宗龙下台后,陈新甲于崇祯十三年接替了兵部尚书。

农民军那边,同样是崇祯十二年十二月,杞县举人李信投奔李自成。

李信说:欲成大事,必收民心。他为李自成拟定军令三十六条,又编“杀一人如杀我父,银一人如银我母”、“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还提出“均田免粮”等口号,使李自成的军队军纪肃然,迅速发展壮大。

李信在投奔李自成后,改名为李岩。

没多久,李岩又为李自成推荐宋献策,连牛金星也说听过他的大名,李自成更是如虎添翼。

宋献策善卜,上谶给李自成,上书“十八子,主神器”,自成大喜。

此时,李自成的文武大将基本凑齐,开始进入疯狂发育期。

与此同时,进入崇祯十三年后,皇太极那边也在蠢蠢欲动。

自从当年北沟一战大败后,满清在辽东止步于盖州,彻底被丁毅挡在北沟城北。

接着他们先是占领朝鲜义州,又被丁毅大败,最后攻打朝鲜,还是大败,然后前年入关又败。

连续数次惨败在丁毅手上,丁毅的兵马,可以从满清的南面,东面两个方向对他们发动进攻。

加上国内工匠损失惨重,皇太极深深感觉到了大清国的危机。

他终于决定了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松锦之战”战略,准备为大清打出往西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