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仁德的第一次科举(2 / 2)

大乾百姓可以自行报名

严格考试更说不上,因为居然不是以儒家经典为正宗?

之前丁毅废弃奴隶制,让各地缙绅分田于奴隶,已经引起天下士绅的的强烈不满,很多士族几十上百年的积累田产,被分割大半。

接着丁毅又分级设税,摊丁入亩,田越多,税越重,可以说,现在天下的士绅,都站到了丁毅的对立面。

大伙谁不知道,打天下靠武夫,治天下还是得靠士大夫,你丁毅倒好,现在根本不把天下读书人放眼里,把咱们的和那些农夫,商人,工匠等低贱人放在一个位置,你这皇帝,还想不想干了?

天下读书人愤概,而天下读书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江南一带。

江南是这个时代唯一没受满清兵锋肆虐的地方,所以存活的读书人最多,明末时,丁毅还没有打出山东,京师都有很多读书人跑到江南,贼兵横行天下时,天下各地的读书人又都往江南跑。

所以现在南京等地的读书人特别多。

当丁毅的科举新政张贴以南京各地后,江南的读书人直接炸锅了。

大乾的科举和以前历古历朝都不同,全部事先张贴了空缺的职位。

你想考什么职位,就报考什么,但首先要看看自己的条件。

比如工部南京司匠作局局长一人,十年工匠,能打造燧发枪,火炮,副局长两人五年工匠,能打造鲁密铳铳,或火炮。

工部南京司司船车局局长一人,十年船匠熟练三级战列舰和其他船、车的制造。

教育安全部南京司司长,十年教学经验,熟悉数学,化学、物理、地理、农学、机械等各科。

教育安全部南京司理学局局长,十年教学,精通儒家经典。

能源部南京司矿产局局长,精通各种矿产的识别和寻找,有组织开采中大型矿产经验。

能源部南京司盐业局局长,精通制造,贩卖、运输精盐,粗盐,有五年以上相关经验。

卫生部南京司瘟疫传染局局长有丰富的应对瘟疫传染病的实践经验,善于痢疾、腹泻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六月一日南京从府到镇到村,同时开始大规模张贴科举职位,六月二十日前是报名时间,二十五日统一在南京考试。

第一批南京的官位合计有二百六十五个,最高是正三品左右布政使。

丁毅把巡抚当一省之长用,不再是明朝巡抚地方,而是固定在一省,当后世的高官用,官职从二品。

地方三司的左右布政使,丁毅就当两个高官用,正三品。

然后就是各部下属的各司司长,为正四品。

基本各省的配置就和后世一模一样了。

一正两副,下面一大堆厅长,司内再设各局。

府州也是如此,一个知府或知州为正职,同知、通判、巡察、教学四个为副职。

县里是知县正职,县丞、主薄、巡检和教谕四个副职。

府州和县对应中\央各部,都设分局。

因为中\央有十七个部,导致地方主官员大幅增加,加上各局副手等,此次全国新增官吏估计有四万人以上。uu看书

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为丁毅原先的吏员准备的职位。

包括他在旅顺培养的工匠、教书先生,医生等,将大量的充斥到天下的官员行例。

这些人从旅顺开始跟着他,任劳任怨干了十几年,现在也是该他们享受成果的时候。

丁毅得让天下人知道,跟着我丁毅干的,都会得到实质的好处。

你们不是说要考试吗?我就让你们考,读书人没资格,考不上,总不能管朕吧。

因为要考试,很多大明的百姓,不一定识字,但丁毅那边的人,基本都识字。

这样等于是萝卜招考,全部都有丁毅自己人来报名。

六月二日之后,南京的读书人就吵翻天了。

除了少许的主官职位,还有一些教育职位,大部分职位,他们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此时在南京某处的一张告示前,近上百人围在前面,人群密密麻麻,后面的都挤不上去。

好在那告示很大,字也很大,前面还有人在读,后面的人这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