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土著都是傻子(2 / 2)

更多的土著埋头开始寻找起来。

“统治他们很容易,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张图淡淡的看了眼王宝。

“如果他们需要自由呢?”王宝道。

“现在他们需要温饱,先给他们温饱,几年之后,再给他们自由。”

驯服了他们,自然可以给他们自由,到时还能和大员一样,组成土著军队。

“王大人,从现在开始金矿要交给你了,我们军方还会负责保护你们一年,一年之后,你们矿业公司,要自己保护自己。”张图这时道。

王宝神色微变,这意味着一年之后,他要组建自己的公司保卫队,当然,一年之后,附近土著的威胁被清除也有可能。

“大人可以从附近的移民百姓中挑选,给钱就可以。”边上有人提议。

这是个不错的意见。

土著的战斗力他见过了,确实有点差,关键还很讲武德。

后来王宝才知道,土著们一般不会主动攻打他们的基地,特别各种矿点。

土著很少主动进攻,有也只会在半路上埋伏。

他们都害怕乾军进攻他们,那有心情来主动进攻。

乾军不打他们,他们就阿弥陀佛。

----

六月下旬,京师。

刚刚结束仁德元年的第一次科举。

成绩还没有公布,但京师很多京官已经到处打听,还有部分京官则瑟瑟发抖,毕竟早些时候有消息传出来,要裁减一批,为新官让路。

兵科给事中龚鼎孳每天都要问顾横波一次,顾横波又气又失望。

只能回答他,她进宫多次,还没见过到圣上,她也没办法啊。

她实在是对龚鼎孳太失望了,哪有做夫君的,天天想着把发妻推给其他男人的。

但龚鼎孳哭道,如果成绩公布,我可能被裁减,到时家里再无收入,如何活下去?

难不成靠你卖笑养我?

顾横波听到这话,脸都气白了,不敢相信这是相爱多年的夫君所说出的话。

她这会心中对龚鼎孳几乎绝望,不知不觉的,居然也隐约有点希望能见到当今皇帝。

可惜,她去教公主吹箫,经常被留下过夜,却从来没遇到过皇帝。

她当然明白,公主留他过夜,肯定是皇帝不来啊。

可皇帝不来,她哪来的机会

次日丁毅上朝,给大伙介绍了一个新成员。

很多人都听过他的名字,但第一次看到。

德国人汤若望。

汤若望在中国一直住到现在,除了帮崇祯造过几十门炮,余下的时间他就喜欢写书。

在大明朝时,他写下了《火攻挈要》《崇祯历书》,还翻译了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定名为《坤舆格致》。全书共分12卷,涉及矿业和相关冶金工序的每个阶段。原历史该书未及刊行,后便在明末清初的战火中遗失了,这次丁毅先进京,汤若望的这本书得到了刊发和推广。

鉴于他的爱好,丁毅组成新内阁后,便任他为皇家学校图书馆馆长一职,专门负责图书收藏,管理和翻译,著作。

这工作对汤若望胃口,他很高兴的答应了。

今天汤若望上朝,是因为丁毅最近让他和几个国内外的工匠,联手搞了个东西,向群臣展示。

“诸卿来看看,朕今天给大伙介绍个新玩意。”丁毅笑眯眯的一挥手,有两个宦官一左一右举托着一个圆形的东西,大小如铁锅来到龙椅之前。

众文武看的莫名其妙,只看到上面有一长一短两个指针,还有很多小格子,上面还有数字,1,2,3,4等。

汤若望这时走上前,用熟练的中文向大伙介绍:“这叫时钟。”

“这根长的针,叫时针,指向几,就是代表几点钟。”

“短的叫分钟,指向几,就是几分钟。”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没有分针和秒针。

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

原本到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才创立了摆钟。

到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进一步把钟表放小。

而现在,荷兰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惠更斯此时才十几岁,丁毅却借着大员积累的欧洲物理学家,数学家,加上他旅顺自己培养的一些人才,提前用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从而让摆钟提前十几年问世。

“掌控时间非常重要,战场上每个时辰的变化都可能发生不同的后果。”

“而我们中国历朝,都用十二个时辰来记载,大伙家里又没有准确的计时器,很难做到时间统一和精确计时。”

“朕欲仿效西方。”此时的西方也没有用二十四小时制,原本要到十九世纪由意大利人引入。

丁毅借口西方已经用了,在大乾率先采用二十四小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