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婚前最后一面(2 / 2)

锦心 梨花白 0 字 2021-11-13

阮云丝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将便笺放进荷包中仔细收好,面上却怎么也忍不住笑意。</p>

刚刚苏名溪说的多大方,什么成婚日子由自己来定,却又搬出小白来,到如今,荷包里还放着这么一张暗示的纸条,这分明是希望她过了这个冬天,开春便嫁过去啊。</p>

或许有人奇怪,明明是陌上花开缓缓归,怎么却说是急着要云丝嫁过去呢?这便是古人表达情意的方式了。那时候可没有张口闭口的“我爱你我想你飘扬过海来看你”之类表达爱意思念的方式。人们的思念之情,往往要用隐晦的诗句来表达,就如同这句话,表面上看似乎是:我不急,你也不用着急。其实内里蕴含的思想便是:我想你了,你想不想我?想我就别磨蹭了,快回来看我吧。</p>

</p>

两情相悦的男女,看见这样一句充满了情意的话,哪里能不感动?那时只怕是归心似箭,别说缓缓归了,若有翅膀可以插上飞回去,大概都是不怕痛的。</p>

因此阮云丝看见这句诗,心里就对苏名溪的意思明了了。平心而论,她也想小白了,那古灵精怪的孩子竟也在皇上面前为自己进言了吗?她缓缓走到窗前,推开窗子,苏名溪的身影自然早已不见,只这会儿,似乎就开始思念。</p>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或许确实是成婚的好日子吧。阮云丝心里默默想着,只觉一颗女儿心,不知不觉已经化作了一池春水。</p>

**************************</p>

圣旨赐婚这件风波一平息,往下便是顺风顺水了,国公府中的众人虽然齐心协力帮助苏名溪把阮云丝从张灵信的爪中解救出来,但随即这女人就要嫁进门,想起之前的逃婚,想起对方这一年多来在京城中沸沸扬扬的声名,大家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真心高兴的只有苏名溪苏吟玉小白和阿峰等有限几人。</p>

不过事已至此,多想无益,阮云丝是肯定要娶进门来的,不然皇上那里都交代不过去。所以刘夫人尽管心中不喜,仍是命人请了媒婆去提亲,又交换了庚帖,接着便是认真备办聘礼了。</p>

消息传开,无异于给京城中原本就沸反盈天的流言更浇了一层油架了一把火。如今街头巷尾,但凡是有两个人以上得地方,嘴里谈论的无不是此事。即便是为了别的事相聚,谈过正事后,转着转着也就转到这件事情上来。</p>

原本大家都期盼着转机,然而真的出现了这种神转折后,大家又为之瞠目结舌,只说怎么也想不到,小公爷竟真能有这个面子,让皇帝收回了成命。</p>

但不论如何,这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是人们喜欢看的。这也就是在当朝,还没人敢有胆子把小公爷和阮家三姑娘的事情编成戏曲。若是百年之后,可以想象,这么精彩的一出好戏,搬上舞台是必然的了。</p>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就入了冬。</p>

今冬的第一场雪时,国公府派的媒婆来提亲,阮思齐自然是代替父亲同意。接着交换庚帖,大年初六,国公府浩浩荡荡的聘礼队伍到了忠信侯府,再度引起京城百姓的围观,以至于跟随在苏名溪左右的扫书名砚都不自禁抹了一把汗,暗道幸亏我们爷对阮姑娘情深意重,这份聘礼着实深厚,比那张灵信强了不知多少倍,不然的话,让百姓们看着成什么样子?</p>

这一天热闹自不必提,只是阮云丝和苏名溪这两个当事人却是不能见面的。不但是今日,从这一日起直到婚前,两人都要处于“此时相望不相闻”的状态中。</p>

正月十五一过,很快便到了立春,春风吹过,杨柳伸展了枝条,泛出了绿意,枝头上的杏花也打了花苞,这一日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一天,第二日,那院中的小草便钻出了嫩芽儿,之前种的花朵经此一雨,也都钻出了嫩叶子。</p>

阮云丝来到阮思举的院里,却见屋里只有两个丫头,见了她过来,便起身笑道:“我们二爷这时候都不在屋里的,后面那几块园子,从几天前就开始着手了,这会儿怕是要下种了呢。”</p>

来到后院,只见阮思举果然在那里忙碌着,还有两个大丫头也在帮忙,芸娘也在此处,阮云丝喊了一声,阮思举就抛下自己的活计,又用水洗了手,过来招呼姐姐,却听阮云丝道:“不用回屋里了,就在这里走一走,我喜欢你这后院,再过几天,想必这里定是柳绿花红了。”</p>

阮思举笑道:“是啊。”旋即不知是想起什么,眼眶就有些泛红,轻声道:“前日听哥哥说,姐姐出嫁的日子已经定了,就在下个月初九,是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