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雷州府。
海康城头,明军的旗帜在城头上迎风招展。然而守军的士气却半点也没有旌旗那么张扬。
甚至很多人心头都在回荡着一个问号:要不要逃跑?
这可是个很严肃的事儿,直接关系到他们自己的小命呢。
但同样这也很让人感到纠结。因为海康几乎就是雷州半岛上最后一座明军可依持的城池了。
再逃,他们就都要下海了。
可是,郑家的水师能那般强力的将他们都送去海峡对岸的琼州吗?
在海康挡不住李闯军,李闯军又可能放他们在海边轻轻松松的登船吗?
雷州只是粤东之战的分战场,李闯军的主力现在肇庆,正跟老郑家杀的昏天黑地呢。
从贺江口到肇庆府城,郑军已经连败了数阵,可是人家郑芝龙本钱雄厚,败了再战就是。李自成根本不可能一棒子就把人打死。
遂以侄子李过为帅,分兵一支朝南攻略粤东西南部州府。李自成本身则依旧沿着西江与郑芝龙主力大战。
粤东的西南诸地根本就挡不住一只虎。
哪怕郑芝龙也分出一支兵马支援高州、雷州等地,但郑军来援之兵多为水师,陆战能力实在有点够呛。
根本无济于事。
高州、雷州等地的明军现在都被李过打的有了经验,知道只要一败,只要败后没有坚城固守,那败军根本就不可能逃得过李过的追击。
哪怕现在的李闯军已经不是之前的李闯军了。
岭南湿热的气候,偏李自成于桂西的进军又赶到了多雨之季,那根本就不是关中、中原之人熬得住的,喜欢的。
李闯军在攻略偏沅南部数州府的时候,李自成就已经感觉到困扰,等李闯军大队人马席卷桂西的时候,就更能感觉到水土不服和疾病给军伍带来的伤害了。
索性老李手下也有不少荆楚之地的人,眼看着桂西一战,疾病带给李闯军的伤害都比打仗厮杀要更厉害了,李自成也不敢头铁的继续带着人马杀奔粤东。
就直接来了一次大变动,大量的李闯军北地老兵由高立功领着返还偏沅,甚至是回到靠北的洞庭湖流域,只留下一些骨干老兵,配合着偏沅招纳的新人,配合着桂西本地招纳的人马,拉起了一支崭新的,依旧号称十万大军的李闯军!
所以粤东战场上的李闯军实力着实是有大幅度下降的,但是郑芝龙陆战打的更烂啊。
海康城上的明军士兵在看到城外的李闯军已是一副要发起总攻的态势了,人人都已经冒出了想要逃跑的念头,却硬生生的没人敢跑去海边,等着老郑家的船搭,那就是因为他们知道郑芝龙的陆军跟他们是一样的货色。
当然了,如今李闯军还没有冲上城头,这海康城池也还没破,大家也没有死伤惨重,这也是明军还能坚持的一大原因。
李过看着海康城池眼睛里并没有什么担忧。
是,他现在手中人马兵甲火炮是奇缺无比,可明军比起他来只有更差不会更好。
岭南的明军,早多少年前就烂到家了。
当年打倭寇的时候,桂西出动人马,动用的就是土司武装――桂西狼兵。
那要是桂西的官军真的能打,凭什么要把功劳让给土司啊?
而粤东则还比不上桂西呢。
人桂西那里好歹还有狼兵这支拿得出手的土司武装,粤东有啥?
明军在桂西的失败是因为大批的土司根本就不听明廷的招呼了,所以最后一支拿得出手的武装也变成了虚无,于是桂西迅速的‘沦陷’了。
可粤东呢?郑芝龙空有海量的银子,却拿着银子也雇不来愿意效死的人,只能自己亲自上阵。郑一官可是顶顶精明的‘商人’,才不会把银子透给‘官军’这个无底洞呢。
所以粤东的明军依旧烂的出奇,高州、雷州两地的‘明军’,更多意义上是士绅武装,是地方性的武装。
他们不是在为大明朝效力,而是在为保护自己而努力。
城外的李闯军吹响了总攻的号角,人海宛若倾斜的洪流向着海康涌来。别说普通守兵看的心惊胆颤了,就算是朱敬衡也是表面镇定,实则内心中忐忑无比!
朱敬衡在雷州任职多年,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官,深得雷州士绅爱戴,雷州士绅曾欲给他立生祠,此乃古代官僚治理地方的一极高荣誉。
逼格远超过万民伞之类的东东。
朱敬衡给拒绝了,反而捐资号召士绅重建书院。因为彼时雷州本地的平湖书院、怀坡书院、崇文书院和文会院等皆已废驰,士子无课业所,朱敬衡建议开办雷阳书院,做为士子课业之所。
或许海康城内的人马之所以现在还能坚持的住,有朱敬衡这个深得‘人心’的知府大老爷在,也是一极大原因。
城外的李闯军多达上万人,尤其是一些个重甲步兵,那么明显的目标,谁都能够在战场上一眼看看到他们!
这可都是重甲步兵啊,一旦让他们突击上了城墙,到时候想要把他们赶下去城墙,还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人的性命。
在这个时代的攻城战里,身披重甲的精锐步兵那就是一个个小坦克!
一旦让他们突进上来,还是在城墙这种地形狭小,无法让大规模部队一拥而上的地形里,那守军除非也可着精锐重甲步兵拼上去,要不然那些人就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几乎就可以宣告一座城池的易手了!
要挡住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爬上城墙!
但是就凭着海康守军的武备,他们能做到这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