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一律三年起步(2 / 2)

可现在的大明,根本离不开卫所制度。</p>

这都没太大的军饷压力,都过得这么紧巴巴了,要是解除卫所制度,那根本不可想象。</p>

而在大孙这里,朱元章似乎看到了希望。</p>

听着老爷子问能赚多少钱的事,朱英心中估算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个具体还是看在哪个地方做什么事情。”</p>

“如果像是比较赚钱的行当,人数也有个几千人的话,一年几十万的入账应该还是有的。”</p>

“像是江南地区,那边贸易量大,应该还可以更高。”</p>

听到几十万这个数字,朱元章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了。</p>

在大孙这里,银子就这么好赚的吗,随便整个监狱,丢一批劳役犯进去,每年就能有几十万?</p>

大明十三布政司,哪怕一个省就安排一个,每年都有数百万入账。</p>

这一刻,朱元章似乎已经想到后面每年国库充盈的日子,思索间,朱元章再次问道;“这数十万,大孙是指宝钞,还是银子呢。”</p>

朱英回道:“孙儿所说的是银子,目前宝钞在全国的价格上下波动比较大,暂时只能以银两作为参考,等国库充盈后,就能慢慢对宝钞回收,控制发行数目。”</p>

“这样在有足够的准备金下,宝钞便就能完全的替代银子了。”</p>

数百万银子,折合宝钞约莫近千万贯。</p>

这么一来,宝钞提举司都可以不用大量出宝钞了,每年的国库,不仅不欠债,还能有很大的盈余。</p>

“好!”</p>

朱元章想到这里,勐的一拍桌子,大喝道:“早就该这么做了,大孙,此事咱感觉非常之紧迫,必须要马上开始。”</p>

“这样吧,今日天色晚了,明日便不用去早朝了,咱下一道谕旨,让三司听大孙调动,立即安排新的大明法典。”</p>

“法典这块可能有些慢,先不用管具体的律法条例,把劳役这块整个大概的框架出来,明日早朝,咱下通告天下,对犯罪之人当是要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p>

“同时大赦天下,凡死刑,流放,皆先关押大牢,等大孙的律法条例出来,再行接近,至于其他犯罪的,也都暂时关着。”</p>

说到这里,朱元章微微停顿一下,才继续道:“大孙在制定律法的时候,可要注意了,劳役时间最好是三年起步,时间太短了,怕是他们连学徒都不是,就已经出去了。”</p>

好家伙,老爷子这是真的狠。</p>

管你犯什么事,一律三年起步。</p>

这是要使劲薅啊。</p>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小偷小摸的,进了衙门,也是三年起了。</p>

不过或许从某个角度来,至少监狱里能管饭,或许也是一个出路,想到这里,朱英只有苦笑道:“孙儿明白了。”</p>

饭也吃了,步也散了,就在朱英准备回坤宁宫继续批阅奏章的时候。</p>

刘和过来汇报道:“陛下,允炆殿下求见。”</p>

朱元章闻言,轻咦一声道:“允炆来找咱干嘛呢,大孙,你弟弟来了,你也别急着走,先看看是怎么回事吧。”</p>

就现在朱元章的想法中,朱允炆若是有什么事情,不应该是找他大哥咱大孙解决嘛。</p>

怎么就直接跑到咱这里来了呢。</p>

咱每天都是很多事情,所谓长兄如父,像是皇孙这些,当然是由大孙全权负责。</p>

不过人来都来了,也不好不见。</p>

乾清宫正殿,朱英也就只能坐下喝茶,陪着老爷子一样。</p>

很快,朱允炆就过来了。</p>

“允炆拜见皇爷爷,大兄。”</p>

听到这话,朱元章有些不逾问道:“允炆可是有什么事情,怎么找到咱这里来了。”</p>

听到这话,朱允炆赶忙解释道:“回禀皇爷爷,孙儿先前到大兄那里,是听宦官说大兄在皇爷爷这里,所以才特地找了过来。”</p>

朱元章听到这个解释并不满意,道:“你大兄不过是在咱这里用个膳,也耽误不了太多时间,是什么事情让你这般急躁。”</p>

这言下之意很明显,你大哥不在你就候着,都知道在咱这里了,怎就不能等等。</p>

朱允炆听到这话,嘴角有些微微的苦涩。</p>

皇爷爷,你变了,从前可不是这样的。</p>

现在连自己有事过来找,都得被训斥。</p>

虽然很沮丧,不过还是强自提起精神回道:“孙儿在撒马尔罕孙,皮儿马黑麻那里有一个重大的发现,所以才会急躁了些。”</p>

朱元章闻言有些好奇,对于撒马尔罕他还是很重视的,便就问道:“说来听听。”</p>

其实对于朱允炆,他倒不是说完全没爱了。</p>

只是在皇宫这个大家庭里,规矩非常重要,尤其是维护大孙的地位。</p>

否则往后吃亏的,也只会是皇子皇孙。</p>

------题外话------</p>

大道天资榜。</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