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朱元璋催婚(2 / 2)

“目前的油墨,可谓是墨中之墨。在此之后,将会单独设立油墨厂,人员重组,不在隶属于邸报之下,比油烟墨市价低上三成即可。”</p>

叶月清听完后,虽然心里头的石头落地,可是面上依旧有几分迟疑。</p>

朱英笑道:“你我之间,又有什么需要担忧的,后宫那边的意思我也知晓,老爷子也询问过我,我自是没有意见。”</p>

“若有什么事情。直言就是,不用避讳。”</p>

此话一出,叶月清脸颊浮现两朵红晕。</p>

太孙妃的事情,在年后就已经被提上议程。</p>

有道是成家立业平天下,对于皇家来说,子嗣传承,事关国运,更为重要。</p>

朱元璋多次提及,就差没派人押着朱英赶紧把大事给办了。</p>

尤其是元宵节赏灯的那天晚上,朱元璋亲自带着朱英去京师街道上。</p>

“大孙你看,这元宵赏灯啊,对于女子来说非常重要,路面上皆是成双成对*,形影单只者,尤为可怜。”</p>

走了不到十步,又道:“咱们大明男子呀,若无意外,十六岁及冠便就你定下婚事,哪怕是那些为考取功名者,看上去孤独一人,实则家中早有娇娘等候。”.</p>

走了又是十步,看着一个爷爷抱着孙子,叹气道:“咱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多抱几年重孙。”</p>

一个元宵灯会,硬是让朱英苦笑不得。</p>

面对老爷子如此催婚,朱英也没得办法再去避开,只能是推到正阳大道,还有邸报之事。</p>

意思便是,婚事大典,将会在正阳大道之上举行,也可得百姓祝福。</p>

邸报发行,更能通传全国。</p>

靠着这两事。这才让老爷子稍稍平息。</p>

其实对于朱英来说,无论是前世,亦或是今生,当新郎还是头一遭。</p>

在面对这件事上,多少还是有几分紧张情绪,下意识的避开。</p>

不过事到临头,硬着头皮也得上了。</p>

想明白后,朱英对于叶月清,也就放开了许多。</p>

半晌,叶月清才把心态调整过来,而后道:“殿下,邸报乃是国之口舌,这般让于商人世家,是否太过轻易了些。”</p>

朱英道:“它们躲在暗中,找起来是一件很费劲的事情。”</p>

“十三省的邸报,每次发行,都会全部由驿站传至京师备份。”</p>

“与其四处去找找不到,还不如就让它们在咱们眼皮子底下,若有什么魑魅魍魉,想要动歪脑子,也能有迹可查。”</p>

“老老实实做买卖,做生意的那些,让他们赚钱,也是应该的。”…。。</p>

!听到太孙殿下的话,叶月清才知晓是自己格局小了,显然殿下的眼光,要看得更远,更长。</p>

随后朱英顺口问道:“京师这边的主编,可是找好了人选。”</p>

叶月清点头道:“已经找好了,说起此人还和殿下有过一面之缘。”</p>

朱英不由好奇问道:“那人是谁。”</p>

叶月清回道:“便是年前海外招贤馆,第一应聘之人,河南商水县童生,袁佳驰。”</p>

朱英对于袁佳驰,还是很有印象,问道:“他不是跟着三叔去了吗,怎得又跑到咱们这里来了。”</p>

叶月清解释道:“晋王他...”</p>

朱英抬手打断:“叫三叔。”</p>

叶月清微微一滞,顺从道:“三叔虽在海外招贤馆抢了不少人,只是没过几天,就养在府上不多管了。”</p>

“目前倭国之事,未知甚多,三叔对于他们,养在府中也并未太过多限制。”</p>

“按照殿下的指示。邸报的主编和编修,不得从翰林院中招取,因此公开招聘时,此人也是报名参加。”</p>

“重重考察后,此人一路过关斩将,对于殿下举办邸报之事非常合适,余者相差甚大,便也就获任主编一职。”</p>

朱英要的邸报主编,编修,其实招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p>

即便是西域的老班底,合适的也没几个,即便有能力胜任的,也早就赋予了其他要职。</p>

是以只得是像文人圈子里去招人。</p>

之所以避开翰林院,并非是学识,而是思路。</p>

朱英所办邸报的思想,和现在主流的风气有很大不同,四书五经学得再好,也不是朱英想要的人才。</p>

思维敏捷聪慧,杂学甚多*,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懂一点。</p>

还得有低层的生活经历,如此人才最为适合。</p>

袁佳驰家境贫寒,吃食住宿都须贩卖字画为生,人间烟火气沾染极多,没有半点文人那般的清高自傲,本在文人圈子中如同异类。</p>

这般筛选下来,袁佳驰反倒成了唯一合格的人选。</p>

朱英点点头,倒也没太多意外。</p>

交代道:“这两天寻个时间,让他来我这里来一趟,我亲自跟他聊聊。”</p>

叶月清想说遵令,但在朱英的目光下,最后轻轻道了一声‘是’。</p>

对于恋爱这个东西,朱英属于钢铁直男的那种。</p>

再说以他现在大明太孙的身份,也没什么恋爱的必要。</p>

但凡他看上去的女子,只需有所眼缘,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p>

或许,连说都不带说,多看几眼,手下人自然有聪明灵泛者。搞定一切。</p>

太孙娶妃,纳妾,都可谓是国家大事。</p>

心中思索了一下,朱英最后交代道:“还须你去查看下目前商会的账目,剩有多少可供施展的空间。”</p>

“目前蓝玉他们,也该是差不多到地方了,他们此行,携带以玉米粮种数千斤,将会你在春耕时与陕西等地,彻底铺开。”</p>

“玉米,看似没有番薯和红薯那般实在,却是最为优质的饲料,无论是养马,亦或是养猪,为上佳之选。”</p>

“对于大明而言,举足轻重。”</p>

“我有心想要开办饲料厂,专为收购玉米,研磨成粉,制成上佳饲料。”</p>

“目前虽说不急于一时,也要开始筹备起来。”</p>

说起饲料,朱英突然觉得,或许现在就可以开始引进西方白猪了。</p>

虽然对于猪这些东西的具体数据并不清楚,可后世白猪取代本土黑猪,甚至多数人连黑猪都未见过。</p>

这般效果,足以说明白猪优势。</p>

不懂其中缘由没关系,照着葫芦画瓢的事,还是很简单。</p>

直接抄作业嘛。。。</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