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被打脸的朱元璋(2 / 2)

茹瑺赶忙作揖道:“谢陛下。”</p>

朱元璋指着掉落在地面的密报,冷声道:“你们这些各部的尚书,也好好看看,看看这军户,看看咱的这大同卫,变成了一个什么情况。”</p>

密报就掉落在吏部尚书詹徽的脚边,听到陛下的话,詹徽连忙捡起来,快速阅读起来。</p>

随着阅读过去,瞳孔在不断的紧缩,显然是这上面的内容,实在把他给吓到了。</p>

看完后,连呼吸都屏住了,也明白为何陛下如此大怒、</p>

而后迅速传给身边的刑部尚书杨靖。</p>

杨靖的反应,自是和詹徽如出一辙。</p>

短短片刻,四位尚书便已经看完上面的内容。</p>

最后从工部尚书沈溍那里接手的户部尚书赵勉,颤抖着手将密报交由刘和手中。</p>

“都说说吧,这件事,你们觉得是真,还是有人弄虚作假呢。”</p>

朱元璋问道。</p>

五位大臣相互对视一眼,最后目光集中在吏部尚书詹徽身上。</p>

谁叫在众位尚书之中,唯有詹徽距离陛下最近,且最为得宠呢。</p>

詹徽只能上前半步道:“臣认为此事当做不得假,大同左卫目前有七千余人,军户四万众,这等大事,定不可能隐瞒下来,只需稍一调查,便就清楚其中状况。”</p>

“此封密报,当是那些军士所奏,之所以绕过五军都督府,大致是因为害怕因杀害上官,从而导致遭受镇压。”</p>

听着这话,朱元璋的神色,越发的不爽起来。</p>

军户制度是朱元璋最为引以为傲的,这封密报明显就是在打他的脸。</p>

大同左卫,地处边军,临近草原,曾立下不少功劳。</p>

而这封密报上所写内容,乃是大同左卫的军士联合起来,将都指挥使李林灭门。</p>

单单就这样,也就算了,顶多算是个造反事件。</p>

但这里面的述说,才是真正的揭露了目前卫所制度的弊端所在。</p>

卫所制度,便就是军士们分发田产,战时为兵,闲时种田。</p>

军士服役于卫所,带妻同行,以安定生活并生儿育女,每一军士有房屋、田地,月粮。</p>

行军时则发给口粮,衣装自备,兵器配给。</p>

军士在营,分守备,屯田,比例不定,按时轮换,屯田按分成上交粮食,以供守备军及官吏,养兵而不耗朝廷财力。</p>

可谓是一举两得。</p>

大明共有屯田兵近两百万之众,镇守天下,安定大明。</p>

军士为正军,其他的子弟称作馀丁或军馀。</p>

正军赴卫所,至少须有一名馀丁随行,以助生活。</p>

由于军户负担沉重,故多给有田地,且全免差役,而在营馀丁及原籍下的一丁亦可免差役,以保障其生活并供给正军之生活。</p>

正军身死,即以户中壮丁补充。</p>

然卫所军士生活困苦,俗语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p>

这般情况下,即便是大明初年,亦是有大量逃兵出现。</p>

因此有“根补“、“勾补“等方法。根补即抓回逃军,勾补则由其户中以丁补。</p>

而便是这两个方法,让军中长官,有了贪污之处。</p>

常以隐瞒逃兵,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获取大量非法钱粮。</p>

这次大同左卫的都指挥使李林,就是干得最狠的一个。</p>

一般来说,很多都指挥使,顶多就是在收粮的时候,多收一些。</p>

下面的丘八,个个大字不识,军中不比城池百姓,长官统治一切,生死随定,且消息闭塞,连外传都不可能。</p>

有什么刺头出现,直接就被活生生的打死,确立军威,杀鸡儆猴。</p>

这般下来二十余载,哪有什么反抗的道理。</p>

老话说得好,兔子逼急了都咬人。</p>

大同左卫,因为上面隔着其他卫所,并不直接接壤草原,更近大同府。</p>

且大明立国以来,也把草原打得够呛,因此战事不多。</p>

这也让李林有了足够的时间霍霍。</p>

二十多年,大同左卫八成的田产,陆续已经被李林等长官们的名下。</p>

要知道,在李林这个都指挥使之下,还有千户,百户,亦是同流合污之同。</p>

其他军士,俨然已经成了长官们的私人军奴。</p>

大同左卫总共七千军士,却有五千余众成了耕作农奴。</p>

即便是总旗,小旗,大多数亦是如此,甚至一些百户,都逃不过。</p>

李林之所以敢如此嚣张,只因为曾经跟随开平王常遇春,后面又跟凉国公蓝玉立下功劳。</p>

军中背景深厚,哪里是这些小小军士能够反抗的。</p>

事情的起因,说起来有些简单。</p>

一名曾经对此有意见的百户,也被贬为农奴。</p>

这百户的另一个曾经对头,在其妻子怀孕数月时,趁其外出耕作,将其奸污至死。</p>

而后连其独子,两名女儿,一并杀害。</p>

这被贬为农奴的百户回来,还被其捆绑侮辱,污罪鞭打。</p>

他忍了下来。</p>

他明白,现在根本无法对抗。</p>

而后暗中,联络曾经麾下,共同举事。</p>

苦等多日,恰好高产作物由户部分发,李林设宴,宴请各千户,百户亲信。</p>

酒醉之后,夜黑风高,鸟声为号。</p>

上百人手持破旧枪矛,一不做二不休,将所有入宴将领,尽皆杀死。</p>

而后聚众而啸,如饿虎出笼,越发多被压迫的军士,都加入到队伍之中。</p>

夜,血染大地。</p>

当晨光亮起时,一片荒芜凌乱,站着的人,尽皆身染鲜血。</p>

存活下来的人,如梦中惊醒,看着手上鲜血,一片迷茫。</p>

“大哥,我们逃吧。”</p>

“逃亡何处?”</p>

“逃到草原上,逃到深山中,即便聚众为匪,那又如何,再不过这等鸟日子了。”</p>

“我等这般模样,怎得去草原,怎得去深山,那各路关隘,如何能通。这等大事一旦传开,周边卫所尽起大军,哪有活路可言。”</p>

“那,那我等难道就这般坐以待毙吗。”</p>

百户闻言,久久不语,目光看向日光升起处,眼中带着一丝期望。</p>

良久,数名骑士,缓缓出现。</p>

.23xstxt.23xstxt.</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