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袁绍议称帝(2 / 2)

主要的是,袁术登临九五至尊之位,他们也会随着水涨船高,成为开国功臣,又怎么会跟阎象一样出来阻挠。

袁术见阎象还想要阻拦,一而再,再而三的,便怒道:“我意以决,再敢多言者,斩!”

话音落下,看向阎象的眼神,也是带着杀气,让人毫不怀疑,要是阎象再敢多说一个字,就会被袁术斩杀立威。

唉!阎象心中暗叹一下,便拱手退了回去。

他也没有为此死谏而付出生命的心思,也不是愚忠于大汉,不想袁术成就大事,毕竟他也是想要功成名就的,一直劝说,因为心中总感到有些不安,而且如今也不是称帝的时机。

如今中原的形势,他还是能够看出一点的。

曹操想要入主长安;袁绍坐镇冀州;刘表退居交州,刘琦手掌荆、交两州之地;孙策虎踞江东;还有公孙瓒、刘备等等;又有那一个是好相与的。

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的,暗地里却是暗潮涌动,相互制约,谁也不想先行动手而已。

而且,九州鼎中的两个大鼎,却在这个时候出现,还是出现在寿春境内,还让手握传国玉玺的袁术得到,他也猜不透真的是天意,还是有人在谋划。

要是天意,那么他所考虑的一切事情,都是过虑的想法;要是有人在谋划,有人得到两个九州鼎,却没有保留,而是用来谋划,那么,他也不敢想象下去了。

阎象也不知道袁术得到的两个九州鼎是伪造的,不然,他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了。

袁术并不知道阎象在胡思乱想着,不过看到阎象这么的识相,他也没有再去理会,至于以后给不给小鞋穿,那就另当别论了。

没有了阎象的阻挠。

袁术也开始与众麾下商议,何时登基,如何建造宫殿,如何筹备的事情。

一众麾下也是议论纷纷的,各抒己见,把所有的事情都商定下来,袁术称帝,称霸中原之地,那么他们就是开国功臣,又怎么会不尽力。

最后,也把所有的事情都决定下来。

三日后在寿春称帝,正九五至尊之位,日夜赶工,建造宫殿。

同时在三日后,公布天下,再拿出传国玉玺,加上两个九州鼎,镇压国运,也借此来说明,他袁术称帝,乃是顺应天意,民之所望。

然而,袁术在寿春商议称帝之事,中原之地可不会因他而停止运转。

荆州的兵马慢慢的向新野聚集起来;曹操也率领大军赶到长安,将要与李傕等人开战;刘备也在陶谦再三相让之下,接管徐州之地;江东也没有停止对庐江、皖口港两地屯兵,意图染指江夏之地;袁绍等虽然没有什么的动作,也同样是默默的积聚本身的势力。

中原之地的上空,也变得有些乌云密布的样子,如同暴风雨来临的前奏一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