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朱标(1 / 2)

大明太师 煌煌华夏 0 字 2022-01-07

 为皇后诵经守灵毫无疑问是大事,也是万万不能耽搁的首要之事,故而当差事交代下来之后,陈云甫只是简单收拾了几件法器后,就跟着姚广孝以及其他几位师兄弟踏上了入宫的路。</p>

此一路去,福祸难料。</p>

出了天界寺,映入到陈云甫眼帘里的,便是全城戴孝的金陵,大街上的行人也少了许多,家家户户基本都是门窗紧闭,到处都是一片愁云惨淡的萧条,除了巡城净街的衙门士卒,一个闲杂人等都没有。</p>

</p>

连紧挨着朝天宫不远的军器监、兵仗局都停了。</p>

国丧期间不能有声响。</p>

反正天界寺今早就没敢敲钟。</p>

看着眼前悲云密布的金陵,陈云甫心里叹了口气,也为朱元璋感到一些难过。</p>

老朱不容易啊。</p>

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失去了两位至亲。</p>

就在几个月前,也就是自己穿越来之前不久,大明嫡长孙朱雄英才刚刚早夭,这才多久啊,马皇后也薨天了。</p>

向着皇宫的方向走,陈云甫渐渐的看到了更多人。</p>

大多和他们一行一样,披麻穿孝,内套罗衫,看样子,是京中官员。</p>

街道上,往来奔走着很多胥吏,拎着帛书神色匆匆,而后张贴在城中各处的告示栏上。</p>

陈云甫凑过去瞥了一眼,知悉了大概的意思。</p>

虽是国丧,百官军民身上所穿孝服三日即除,不可妨政事朝务,另禁嫁娶一月即可。</p>

这已很是开明了。</p>

陈云甫还以为痛失挚爱的洪武皇帝会任性一回呢,没想过仅以如此行事来悼念亡后。</p>

不过在过了西长安门进入皇城后,皇榜上贴那一道出自朱元璋亲笔所写的诏书,还是让陈云甫看出了朱元璋对马皇后缅怀与眷恋。</p>

“诏皇后马氏:亘古帝王之兴,淑德之配;能共致忧勤于政治者,鲜开泰寰宇福被苍生。</p>

惟后与朕,起自寒微,忧勤相济,越自扰攘之际,以迄于今三十有一年。</p>

家范宫闱,母仪天下。相我治道,成我后人。</p>

淑德之至,无以加矣。</p>

朕意数年之后,吾儿为帝,当与后归老寿宫,抚诸孙于膝下,以享天下养。</p>

何期一疾弗瘳,遽然崩逝,使朕哀号,不胜痛悼。</p>

虽然有生必有死,天道之常。后虽崩逝,而后之德不泯。</p>

者存谨遵古谥法,册谥皇后曰孝慈,于戏公议所在,朕不敢私,惟灵其鉴之。”</p>

从这封诏书能看出的不仅只是朱元璋对马皇后的爱,也写出了对皇长子朱标的爱。</p>

也难怪后世会说,朱标要是造反,朱元璋甚至都巴不得把锦衣卫都赶到朱标那里帮自己的好大儿。</p>

原来,此刻的朱元璋甚至都已经有过禅位的打算了。</p>

踏足入皇宫,陈云甫收拾好自己的满腔心事,同着姚广孝等师兄,跟在一名内宦的身后,小心翼翼、蹑足轻踪的向着马皇后停灵的几筵殿而去。</p>

直到这个时候才看出什么叫外松内紧。</p>

先前出了天界寺,哪怕直到进皇宫的时候,陈云甫这一行人都没有遭受到什么过于严苛的盘查,然而到了几筵殿,还没进去呢,就被一群内监带在殿外一处小屋里给扒了个精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