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行路难(上)(1 / 2)

庶门 一语不语 0 字 2022-01-09

 人手准备的差不多,剩下是交待家事,刘愈要尽量安抚好韩家姐妹的情绪。</p>

外出公干带家眷已是皇帝的恩典,带了妻再带妾,那就不是去公干而是全家外出旅游。这年头交通不便,没人愿意颠簸几千里路旅游。</p>

</p>

临别前刘愈最重要的“差事”是要专门拿出两晚时间慰两个小娇妻。</p>

五月初八天还没亮,瞿竹和胡轩就已带着包袱到殿前将军府门前等候,苏彦和刘五昨晚就睡在府内,此时与刘愈夫妇和吕楚儿等五十侍卫出来,一同骑马去往东城外的校场。</p>

家里的护卫,还是由蔡迎奴负责。</p>

到城门口,天色蒙蒙亮,正巧遇上苏碧和柴锦带着几十个家仆出城。苏碧骑在马上靠近一些,脸上挂着稍有敌意的笑容打招呼。她收拢苏彦及刘愈夫妇的心很强,但没想到这次皇帝却派他们与苏哲同行。</p>

“祝信竹君此行马到功成。”城门打开,刘愈作出请的手势后抱拳说道。</p>

“谢刘将军吉言。”苏碧瞥了刘愈一眼,语气不善,先行出城而去。</p>

等苏碧一行走远了,刘愈才招呼众人出城。徐轩筑问道:“夫君,四公主对我们是否有所误会?”</p>

刘愈无奈笑笑,道:“这年头有些误会算什么?早点出发,别让楚王等急了。”</p>

以他对苏哲的了解,那强迫症患者估计早就到了。</p>

当一行人进入校场,楚王苏哲已在里面等了一个多时辰,刘愈算了算他应是子时末就从家里出来。说是五月初八出发一点都不带差的。</p>

与苏哲同行的除了他点的五十亲随,另有一年轻人,介绍才识,是新科探花新任户部员外郎明瑾,官阶不高从六品,但能与苏哲结交前途无量。</p>

其人言语间还是颇为客气,尤其对昱王苏彦和有军职在身的刘愈夫妇。</p>

齐方正在校场点兵,当齐方走过来,身后还跟着多日未见的张无诸,张无诸是负责护送的副官。老友相见自然要寒暄几句。</p>

齐方现为都尉,手下有一千多兵,这次护送楚王和昱王随行只需一百人,都是从他部属中精挑细选的,个个英武挺拔。</p>

刘愈一行并非最后到来,户部司判魏汝跟户部左侍郎刘亭比他们还晚到一刻。一行人终于聚齐。</p>

没有任何送别仪式,轻装简行,只带一辆马车,由刘五驱驾,每个人的干粮和日用品都是驮在马背上。一路不停歇往正东方潼关而去。</p>

胡轩和苏彦都是骑不惯马的人,路上叫苦不迭,身为文官的明瑾、魏汝和刘亭也好不到哪去,刘愈反而显得更加适应。</p>

关中地势平坦,前两天的路还好走,一日早晚两餐路上不停,夜宿驿站。</p>

还未到潼关,天便下起雨,每个人都穿上蓑衣戴上斗笠。</p>

出潼关后连阴雨几日未停。</p>

潼关之外刚遇兵灾,官道萧索,加上连阴雨导致官道泥泞,很容易耽搁进驿站时间。夜雨又不适合露宿,只能就近进城歇宿。</p>

户部司判魏汝对地形熟悉,当起向导。有调动地方守备营的兵符,再晚叫门城门也会打开。</p>

五月十六,出潼关后第六天,一行已进入淮北地界,雨越下越大路也愈发难走。</p>

这一日午时时分到了淮北省汤吴县境内,前路突然被堵塞,很多客商被阻在官道道路上,一问才知前面发生了山崩挡住了官道。</p>

刘愈叫过魏汝问道:“魏司判,可有别的路转行?”</p>

“陆路往淮北,只有这一条官道,水道倒是可以取道定水,但大雨必会令定水水势猛涨,没有船敢冒洪水过河。”</p>

本来刘愈以为无法按时抵达,魏汝又道:“不过有条山路或可通行,只是……”</p>

旁边一名客商听闻了马上提醒道:“那条山路途经猛鬼林,走不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