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最适合人选(1 / 2)

庶门 一语不语 0 字 2022-01-09

 新皇苏彦与淮王苏云曜争夺皇位的战争,不是一战能够定局的。</p>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朝廷虽然内忧外困,但毕竟拥有四海之土,往往在这时,朝廷也会大规模的征兵。只是这次朝廷尚未在这方面入手。</p>

一场看似耗时日久的拉锯战正式拉开了帷幕。</p>

地点,潼关与淮地江水之间的十六座郡城。</p>

参战双方,朝廷军兵马总数近五万;</p>

而淮军兵马分三路,总数十五万左右。</p>

朝廷的兵马太过于分散,十六座郡城,每座都有地方守军五百到一千五不等,而朝廷军的主力,也正是潼关的守军,两万多兵马。</p>

淮军一方,分上下两军,分别从北路和南路往潼关方向挺近,每一路拥兵七到八万。</p>

而他们的第三路军,作为突袭潼关的先锋军,已经被朝廷军设伏在潼关东部大约七十里的山区,失去平坦地形优势的骑兵已然陷于苦战。</p>

十月初一,随着淮军先锋军的撤退,淮王也发布了正天子檄文。淮王自称为真命天子,改元隆兴。</p>

刘愈没想到淮王会这么急着称帝,大顺朝同时出现两个君王。</p>

檄文到了潼关,刘愈第一时间得见。在檄文中,淮王痛斥当年顺文帝,也就是先皇抢夺他天子之位,同时也指出新皇苏彦乃是他的侄子,是篡位登基,将新皇身边的几个肱骨谋臣贬的一文不值,刘愈看了半晌,觉得有些不对味,檄文中将袁博朗之流都骂了一遍,就是没他刘愈。</p>

连苏彦也发觉这蹊跷,望着刘愈问道:“师傅,怎没您啊?”</p>

刘愈瞥他一眼问道:“皇上很希望有下臣吗?”</p>

苏彦嘿嘿一笑,这些日子他在潼关里吃的好住的也好,除了有点想家,这里也挺舒服的,又远离前线战场。他甚至觉得把行宫建在潼关也不错。</p>

而现在朝廷的战略意图是防守,因而在各环节上,先以联络各城守军形成防御战线为优先。</p>

淮军现在主攻的方向是徐州城,而徐州守军大约有三千多人,正受到淮军的猛烈攻击,徐州的围攻不下也令淮军进军的步伐受到阻碍,给朝廷暂时的喘息之机。</p>

“师傅,我们能不能回长安去?”苏彦说道,“在这里,有些闷,也没什么可玩的,还要天天看那些奏报很没意思。”</p>

“再过两日,我们就要随军迁移。”刘愈看着檄文若有所思道。</p>

“迁移去哪里?”</p>

“洛阳城。”</p>

洛阳是潼关以东最大的城市,苏彦早就听说那里物华民丰,盼望去已久,现在有机会眼睛也分外发亮。</p>

</p>

“师傅,那我们赶快去吧。”</p>

刘愈看到苏彦那幅猴急的模样,知道他肯定不是想着军机大事,而是想着过去玩耍。潼关毕竟是天险,銮驾在潼关内还算安全,若是銮驾迁移到洛阳,其实是以新皇为诱饵吸引淮军进攻的一种战略手段,这趟去可说是凶险异常。</p>

“听说过天子戍边没?”刘愈问道。</p>

“天子戍边?”苏彦大惊,“师傅,您不会打算让我去边关拿着长矛打仗吧?”</p>

刘愈叹道:“多读读书没坏处。此次銮驾随军迁移到洛阳,一方面向天下人展现天子平定叛乱的决心,还要确定淮军的主攻方向,将淮军主力吸引到上路,使我们的第一道防御阵线更加压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