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第二回合(六)(1 / 2)

庶门 一语不语 0 字 2022-01-09

 军方突然将袁博朗斩首,登时令原本平衡的局势被打破。一碗水落下一个石子,打破了平静。</p>

朝廷马上连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虽然未公开将此次事件定性为叛乱,但事实上朝廷上下每个人都这么认为了。而这次会议依旧没有刘愈的参加,同时,身为女军主帅的徐轩筑也没获请参加。原本苏彦跟刘愈稍微平缓一些的关系再次变得紧张。</p>

腊月初六,袁博朗被军方斩杀的第三天,朝廷飞马传旨到潼关外的军方大营禁止军队穿过潼关进入关中,同时潼关内外一片剑拔弩张的模样,连长安城内外几天内都是飞马来回疾驰,似乎让人感觉到朝廷又要开战了。</p>

这两年以长安城为政治中心的顺朝朝廷,逢战必胜,大获全胜已经成为大会指定动作。百姓们感觉到,这次朝廷还是可以取胜的,但他们不知道,这次朝廷所要面对的敌人,恰恰就是曾经那些帮朝廷建功立业的将士们,那些也正是关中百姓的子弟兵。</p>

手足相残,如果这事实让百姓知道,他们也不会接受。他们还都在盼望着自家出征的男人会在新年之前回来跟他们团聚。但朝廷显然已经阻上了这条团聚的路。</p>

花集安,一时成为朝廷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他身为边军一名随军将领,公开篡权成为朝廷三军主帅,又置朝廷法度于不顾,将朝廷的使节功勋老臣袁博朗公然害死,这等于是让顺朝陷入内乱的边缘。作为这件事的当事人,花集安其实显得很无辜,因为他根本就是一个奉命者,而此时他已经不再是主帅,甚至连副帅的职位都是虚衔,朝廷边军现在已经为刘愈全盘掌控,而绑刘愈看管整支军队也不是花集安,而是齐方。</p>

袁博朗被杀,也是为刘愈所授意。</p>

刘愈之所以要杀袁博朗,还要从军方的密探逐渐渗透到长安城开始说起。</p>

刘愈看似已经将一切袖手,连军政也被花集安所窃夺,他在长安城像个闲人一样。但刘愈掌控权力的方式很独特,那就是“遥控”模式,而刘愈所依靠的遥控器则是女军和霍病所部的传信系统。刘愈有什么决定,会第一时间通过这些渠道传达给边军,让齐方作出安排。</p>

花集安在这点上表现出他的智慧,他没有任何怨言,甚至将权力都拱手让出。因为他知道,刘愈对边军的威望是他所不及的,而目前也只有刘愈能解决军方跟朝廷的矛盾,还能保证军方的人不被朝廷所清算。</p>

军方密探进入长安城,调查的第一件事就是目前朝廷要针对刘愈的敌人。这些密探大多数都是混在各地来往长安城的客商中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混在淮地的商旅中,因为刘愈是北方人,所以没人会怀疑淮人中会藏着军方的密探。事实上刘愈此次所调用的密探大多数也都是土生土长的淮人。经过调查,刘愈很快发现之所以杨烈情报系统的瘫痪,是因为此时的杨烈已经投入到了“敌对阵营”中,这是刘愈阵营中第一个投敌的人。杨烈是世家子弟,刘愈也理解他忠于朝廷。但同时也让刘愈感觉到,朝廷很可能从杨烈那里调查出他目前是假被卸职,其实还掌控着三军的军权。</p>

但事实却又正好违背。</p>

虽然杨烈背叛,但显然他所投靠的不是当今的天子,也不是现如今朝廷中掌权人,杨烈到底投靠了谁让刘愈也察觉不到。这让刘愈感觉到无比的压力,这意味着他幕后最大的敌人很可能不是他所担心的苏碧和袁博朗甚至是苏彦,迫于无奈之下,刘愈急招三军回长安城。</p>

一场针对最高权位的争夺,很可能已经在暗中展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