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和尚与神(1 / 2)

庶门 一语不语 0 字 2022-01-09

 李延年上了一道奏本,其中陈述了不得剿灭三清教的一些理由,认为如此会“动摇国本”,还说三清教应该像佛教和道教一样发展,百姓得其信仰,会更加忠君爱国。李延年并非独自一人上的这道奏本,奏本是联名的,其中包括吏部的大臣,也有六部中其他大臣的身影,总的来说,这是一份联名的请奏函。</p>

刘愈看完,神情淡然把奏本往旁边一放,道:“此事本王再做斟酌。”</p>

李延年道:“临王殿下可是预备收回成命?”</p>

刘愈微微一笑,道:“李尚书,这几天,你可收到什么风声?”</p>

李延年一愣,不太明白刘愈所言。刘愈勾勾手让他过去,低声似是耳语一番,李延年听完面色大变,李延年看看刘愈,往后退了几步,马上告辞要离去。</p>

李延年出了雅前殿,外面所站着的六部大臣迎上前询问情况。李延年脸色不好,只是挥挥手道:“散去罢。”</p>

众大臣有些不解,这次向刘愈施压是李延年所召集的,现在李延年却主动让人散去,他们不明白当中有什么名堂。</p>

其实刘愈对李延年说的话也不是什么太大秘密,刘愈只是把昨日苏彦在武安殿的交待大致说了。刘愈提到楚王苏哲,不管李延年是何目的,他都必须要停止对三清教的回护,这是基本常识。其实李延年也没料到刘愈会如此直接对他实情以告。这些事,藏着掖着才是正常,他开始理解刘愈为何要这么迫不及待下手。</p>

李延年出了皇宫,没有回李府,而是直接去了城南一处秘密的宅院。快到宅院时,李延年更是自己下了轿子,在胡同口转了几个圈,然后窜进一条小巷,到了那不起眼的宅院门口,四下打量没人后,才用特别的手法敲门,没人应,他便自己推开门,进得门去。</p>

小院空荡荡的,看起来已经荒废了很久,李延年看了看院落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他很快将目光落在院中的枯井。李延年从井口往枯井下面看了看,正考虑是否要顺着绳子下去,身后传来一声咳嗽,原来事主已经站在那里。</p>

是一个和尚装扮的中年人,李延年上下打量了一下此人,并不认得。李延年稍微有些惊惶。</p>

</p>

“李尚书,不用慌张,小顺子不在,这次,以后由老衲来负责跟您接洽。”中年和尚笑着说道,“老衲法号慈悲,见过李尚书。”</p>

“慈悲?”李延年冷笑,“你怎会来此?”</p>

“慈悲和尚以慈悲为怀,既为慈悲救世而来,李尚书,小顺子托您办的事,您可有着落?”</p>

李延年把头一侧,没理会,在他看来,换了人接洽,那就有危险,是朝廷的细作也说不定。他不敢冒这等风险,此时还是什么都不说才是妥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