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蜀中急报(2 / 2)

如果梁山大军打过来,什么都好说,现在可倒好,梁山大军不但不打,反而撤兵了。百姓不是傻子,用不了多久就能明白这其中的猫腻。到那时自己这些人在蜀中可就成过街老鼠了。</p>

再找卢俊义,却听说他已经去大理了。</p>

邓元觉能看明白的事,不见得其他人也都能看明白。</p>

听说梁山人马撤退了,方腊等人顿时喜出望外,还以为是梁山人马被吓退的,纷纷向方腊歌功颂德,就连方腊自己都有些飘飘然了。</p>

不过好在他还有些理智,没有派兵追击梁山人马。</p>

消息传出,紧张了好一阵的方腊军队又开始旧态复萌,辛辛苦苦重建起来的人望,也在最短时间内崩塌了。</p>

反观梁山传到的那篇檄文却越来越让蜀中百姓相信梁山军队是被冤枉的。尤其是梁王在最后加上的那条,更是吸引蜀中的百姓。</p>

三年的赋税和徭役啊!</p>

比之方腊军队的横征暴敛,蜀中百姓又开始盼望起梁山的军队早些来了。</p>

卢俊义接到这个消息后,不由长叹一声,宋清入蜀,已经没有人可以抵挡了。自己再不离开,恐怕就走不成了。</p>

于是这位到那都煽风点火的卢员外,又潜入大理,开始他新的阴谋去了。</p>

与此同时,高进也到了被屠杀殆尽的小镇,不过到了这里,高进就傻眼了。</p>

小镇往前是金州不假,可为了以示对蜀中百姓没有敌意,金州府城以前根本没有驻军,而小镇不远也有个金州治下的小镇,也同样没有军队,行凶的军队是从那来的?</p>

通过对金州治下小镇的细致了解,高进得出结论,那伙冒充梁山军队的人根本就没向金州这个方向来。那剩下就只有一种解释了,他们进山了。</p>

小镇之后就是大巴山。茫茫大巴山,山高林密,凶手显然是从山里逃走的,可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天,想从山里找线索,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高进他们根本不认识这里的山路,进山之后很容易迷路。</p>

这可怎么办?</p>

回去是肯定不行的,高进可没有完不成任务就回去的习惯。看来只好找个向导进山了。</p>

高进此行带来五百内卫训练的精锐武士,这些人不适合战场厮杀,但近身肉搏潜踪觅迹却个个都是高手。</p>

曹正预想冒充梁山军队袭击小镇的人数不会太多,同时若有事的话,高进也随时可以向金州其他城池的守军求援。所以才只派给高进五百人。</p>

高进也同样没把冒充梁山军队的人放在眼里,眼见天色将晚,于是传令安营,明日去金州治下的小镇寻找向导。</p>

营寨安下不久,两个操着当地口音的中年人就来到营外,亮出内卫的身份后,请见高进。</p>

高进知道事情一出,当地的内卫已经派人过来勘查了,所以立刻传两个人进来。</p>

这两人一个叫鲁安,另一个叫潘俊,都是达州当地人,一年前就已经加入了内卫。</p>

见过礼后,鲁安面色凝重地道:“高大人,属下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屠杀小镇百姓的恐怕不是一般人”</p>

内卫的人都是经过严格赛选的,深知各种纪律。所以从不会胡乱说话。</p>

高进正在为这件事发愁,见二人神情凝重,不由提起了精神。</p>

“此话怎讲?”</p>

潘俊沉声道:“在高大人未到之前,我二人已经对四周进行的勘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人出手狠辣,而且熟知四周的地形。他们在杀人之后,几乎搬走了小镇所有值钱的东西,可在撤走的路上,却几乎没留下任何痕迹,基于此,我二人分析,实施这起惨案的,很可能是山上的山越人”</p>

“山越人?”</p>

高进听到这不由倒吸了口冷气。这几年随着他接触的机密事务越来越多,尤其是现在关于蜀中的。蜀中多以山地为主,而除了生活在城镇中的百姓外,就以这些住在深山老林中的山越人居多。</p>

高进知道,梁王千岁之所以迟迟不肯入蜀,而是不断地采以怀柔之策,这其中未尝没有山越人的原因。</p>

既然牵涉到了山越人,就不是高进能擅自做主的了。于是他连夜写好奏折,命人火速送回洛阳,而逃则留在这里待命。(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