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心民意(2 / 2)

此次出战,一举拿下蜀中不说,连带着大理也被收入囊中,再加之早前收复的燕云之地,即便是宋太祖赵匡胤也没有这样的功业。</p>

所以此次回来,就连吴用、朱武等人都有了推他上位的想法。不过这只是他们私下的想法,毕竟他们都是宋清的心腹,知道宋清的心思。</p>

宋清带着一身疲倦回府休息去了。</p>

吴用、朱武、陈东,以及各部官员却都聚集到了一起,所商议之事,就是如何说服宋清进皇帝位。</p>

陈东虽不是梁山原班人,但现在也一直以梁山人自居,同时他也是这次聚义的发起人,所以第一个站起身向各官员抱拳施礼后,道:“想必各位大人都知道下官找诸位来的意思,闲言少叙,咱们说正事”</p>

“昏君无道,若不是梁王千岁率我梁山群英,数次力挽狂澜,恐怕中原这大好河山早就成为异族人的放马之地了,梁王千岁天纵英才,虎据山东之后,打造我汉家第一支无敌舰队,扬我大汉国威于海外。逐金兵,收复被异族占据一百多年的燕云之地。入川蜀,平定中原最大一股流寇。下大理,将我中原的版图又扩大了十数州之地”</p>

“试问,古往今来,何人有这样的功业?所以本官要上旨,恭请梁王千岁晋皇帝位,诸公可愿与我一同联名?”</p>

陈东的话铿锵有力,又说出了铁铮铮的事实。所以他的话音未落,许多官员已经跟着附和起来。</p>

朱武扭头看了看吴用,道:“老学究,你看如何?”</p>

吴用微微一笑道:“这是官心,还需发动民意,这二者缺一不可啊!”</p>

乐和插嘴道:“诸公应该知道最近在洛阳私塾中传诵的那篇蒙学吧!其实那就是千岁所做”</p>

三字经的流传可谓家喻户晓,而且不止洛阳,现在恐怕大江南北都在传诵了。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居然出自宋清之手。</p>

陈东急道:“此话当真?”</p>

“千真万确”</p>

乐和心中惊叹的不止这个,让他更想不到的是,梁王千岁居然能把世子送进普通的私塾?这得是什么样的胸襟胆略啊?</p>

不过这件事却是不能说的,不然千岁肯定不会高兴。</p>

陈东可不管那么多,想到千岁居然还有如此本事,只喜的差点手舞足蹈。道:“那我们还等什么?哥哥们难道不想做开国元勋吗?”</p>

开国元勋,封妻荫子。谁不想啊?</p>

就在这时,堂外忽然传来宋清近侍太监小多子的声音。</p>

“呵呵!诸位大人都在啊!正好,省得咱家挨个去找了”</p>

小多子说着走进来,然后将怀中的一道手书交给吴用。道:“千岁命吴大人将这份旨意当众宣读出来”</p>

吴用不由一愣,难道千岁知道我们在此集会?很自然地伸手接过宋清的旨意,打开这么一看,脸色顿时变得怪异起来。</p>

</p>

朱武心急,探过头来看。只见上面写着“众位哥哥之心,清早已知晓,然南有赵宋蠢蠢欲动,北有女真贼心不死,如此天下未平之际,清何敢称孤道寡?众位哥哥爱戴之心,清铭感五内,待来日天下一统,清定不负众家哥哥之情”</p>

宋清这篇旨意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天下还没平定呢!你们高兴的太早了吧?不过你们也可以放心,只要你们好好干,待统一了天下,我是不会亏待你们地。</p>

得,这下马屁拍马脚上了,众人均觉怪怪的。</p>

吴用忽地一笑道:“再有不到一个月就是兴平四年了,这一年的喜事可是不少,正好今天人齐,老朱也说了要请客,大家随我一起去他家”</p>

“哎!好你个老学究,我什么时候说要请客了?要请也是你请啊!谁让你岁数最大的,诸位说是不是?”</p>

两个老家伙这么一闹,顿时把气氛缓和下来。最后他们俩谁也没得好,一人请一天。定好了喝酒的时间后,众人才嘻嘻哈哈地散了。</p>

宋清当然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更没有派人监视手下的官员。他是听说迎接完自己后,他们没有散,而是聚在一起去开会了,这才判断出他们是商量这事去了。</p>

因为在回来的路上,宋清已经对这件事有了决断,所以为了避免他们来逼迫自己,这才提前给他们下了道旨意。</p>

站在窗前,仰望漫天的雪花,宋清的思绪也漂浮起来。</p>

一统天下,可天下是那么好统一的吗?(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