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携子同行(2 / 2)

宋清当然不会让儿子这么早成家,不过让他多接触一些政务和现实的残酷,还是很有必要的。</p>

宋清这几年一直待在洛阳,这对于一个闲不住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为他了,他也想借机出去巡视一番。</p>

这时儿子稚嫩的声音打断了宋清的沉思。</p>

“父亲,这句话儿有些不懂,父亲可否为儿解惑?”</p>

其实宋清是最怕儿子向自己请教学问的,因为他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有限。不过身为老子,当然不能在儿子面前露怯,不然还如何教导儿子?</p>

于是故做欣然地道:“那些先贤的话,大多博大精深,很多都需要亲身去体验的。是那句话?”</p>

先贤的话,你老子也不一定懂,先告诉你小子一声。</p>

小孩子那知道老子在这充大尾巴狼,不懂装懂呢,从椅子上跳下来,拿着书本来道宋清面前,脆声道:“就是这句,老子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p>

“先生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尊崇贤能的人,百姓才不会去争功名,不看重贵重的物品,百姓才不会去做盗贼,不显露那些可以引起人欲望的东西,百姓的心才不会乱”</p>

“可儿常听父亲说不满足才是向上的车轮,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这样一来,父亲的说法岂不是与先生所教相悖?所以儿想请父亲解惑”</p>

老子的这句话,宋清倒是知道的,不过正如儿子所说,从他的本意来说,是不赞同老子的这个观点的。人若是无欲无求,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p>

老子的一些话,可以说是站在统治阶级角度来说的,老百姓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争,当然好统治了。</p>

但这样一来,社会还何谈进步?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这就是亡国的前兆。</p>

这个问题有点深奥,宋清还真不知该怎么对儿子解释。</p>

俯身把儿子抱起来走到窗前,用手指着一只在空中盘旋的苍鹰,道:“苍鹰可以翱翔九天,傲视苍穹,其实它刚生出来也是不会飞的,即便是刚开始学会飞行的时候,它也飞不了这么高,它是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越飞越高的”</p>

“父亲希望我儿有一天也成为飞越九天的雄鹰,却不是那只知吃饱不饿、混吃等死的土鸡”</p>

</p>

大道理说了孩子也不见起能听懂,所以宋清就举了个最简单的例子给他。</p>

小昊天似懂非懂,不解地问宋清:“父亲,我也可以飞上天吗?”</p>

“会的,一定会的”</p>

这一刻,宋清终于下定决心带儿子出去,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只有让儿子切实接触这个社会,他才能更好地体会他的所学。</p>

宋清的后院现在是很热闹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李欣儿在他的浇灌下,也已经有孕在身,安道玄已经说了,儿子的希望很大。</p>

听说宋清要带儿子出去,别人都没什么意见,两个被宋清骄纵得快上天的女儿却不干了,说什么也要跟着。</p>

两个小丫头还小,当然不可能真的跟着去,只是以为父亲带哥哥去玩,却不带她们。害得宋清好一通哄,给两个女儿轮流当了会马骑,才哄得两个小妮子破涕为笑。</p>

宋清如此骄纵两个女儿,连新月、明月两个做母亲的都有些看不下去了。</p>

要知道她们老公除了名头,实际同皇帝没什么区别,要是被别人知道他这么骄纵孩子,还不定怎么说呢!就是被那些言官知道,恐怕也免不了一通口诛笔伐。</p>

不过宋清却不在乎这些,在外面他是人君,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若是在家里也摆架子,那还有什么意思?</p>

家就要有家的样子,一个可以让他舒心、快乐、无所顾忌的地方。</p>

因为要快入冬了,所以这次行程时间不会很长,而且宋清也有意要在入冬前结束这场战争。</p>

数日之后,宋清带上儿子,在一万铁甲近卫的保护下,赶往西凉府。</p>

~~~~</p>

唉...字数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惨淡,只能说是自己的水平不行了。其实很多时候都会看着电脑发呆,难道承诺真的那么重要吗?每天都在想,每天都在不断地码字上传。</p>

一会要去医院检查一下,最近总是眩晕,昨天还高烧,连班都没上...</p>

废话有点多了,今天说这么多,其实只有一个意思,就是这本书要写结局了,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帮忙出出主意,该如何安排这些梁山好汉,再次感谢一直以来对半疯的支持,还是那句话,半疯是个有始有终的人,一定会对得起您的投票。(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