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费劲心思解决三本生就业问题(2 / 2)

老周这会可是被冤枉了,人家真不是出不起这些人的工资,而是要通过这玩意提醒皇帝时刻注意这个赔钱货的存在,最后忍不住就自己把海关署给撤了。以他对老朱家人的了解,抠门这个门风他们传承了三百多年。</p>

在大明一老一少两狐狸的算计下,天津海关署的事算是定了下来。海关署七个司的设置上,朱由检动了一番脑子。设了监察司、进关稽查司、出关稽查司、税务征辑司、粮目征辑司、退税纠察司、以及库目点验司。正常的流程是、进出关的稽查司先稽查出商船的货物总数、然后确定基本情况开了条子到税务征辑司报关税,税务征辑司接了条子后、着粮目征辑司去确定入关之粮的数目是否合适,说是合适就盖印发免税契。退税纠察司负责纠察商人们是否合理使用这些免税契,若是使用不当会进行惩处。库目点验司是海关总署的财务管理和审核机构、监察司则负责内部监察和管理工作。</p>

经过周延儒回去和内阁其它成员合议,然后再与吏部、户部磋商,这事到正月初八的时候基本上定了下来!</p>

就为了一个七品官员的名额、外廷的这帮人硬是折腾了四五天时间也是效率够高的。</p>

定下来后,朱由检亲自去了趟万岁山,从那帮迷茫的三本生中,选了两百多人出来。让他们收拾一下,尽快去天津就任。</p>

“这次让尔等去海关署任职,记住是实习职位,一年后是要做其它调整的。所以你们也不要对职务高低、权职大小有意见,这职位做不的数,反倒是一年内你们工作能力如何才是关键。八九品的小官争起来有啥意思?等这一年期满后朕对你们有大用!但能不能入了朕的眼,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三本生也是大学生不是!该鼓励的时候就得鼓励,该洗脑的时候就得洗脑。相对来说这些人以后要是发展好,反倒是比科举出身的人靠的住一些。首先他们本事不大,或者说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天下舆论,都不觉的他们有啥大本事。有这种自卑心理在,他们干工作就不硬气,就得找个靠山来靠着。谁是大明最粗的大腿?当然是天子了。</p>

科举出身的人,人们常说是天子们生,然而人家心里未必认这玩意。人家一直有天之骄子的自觉性,要感恩也是感恩自家的座师和恩师,因为这前程是他们赐的,皇帝能做的事也就是在殿试的时候排排位次而已!座师、恩师看这几个字就知道其中的利益关系有多大,座不就是位置吗?恩是什么?是赏啊!</p>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扩招监生,到现在两个部门卖出去的名额加起来也不到六百。能花钱卖学历这么好的事,都没人动心。这届大明的有钱人不太行啊!60两银子很贵吗?估计拜见个钱谦益这种东林大佬,60两银子连入门的资格都没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