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监理司衙门!(1 / 2)

 周奎父子从寝宫里出来,就直奔西苑。从看守西苑样路的匠人口中详细的打听了一番铁路路基的情况。</p>

一番打听下来,他们觉得这活能干,一里路单车道的人工加材料费,一千两不到,两车道的话成本应该在两千两。若是按六里路来修的话,似乎能赚三千多两。</p>

三千多两对他们父子来说不算小钱,这还是按最高的价钱来算的,实际施工中,现在这年头的人工成本相当低,估计还能省下来不少。</p>

“爹、这活可以接!不说赚不赚钱的事,就是有活干起码可以解决府中闲人吃饭的问题。咱们府中能凑个五六十号劳力,再雇上些人,一年不到就能挣三五千两银子。看来这是圣上在照顾咱家啊。”大舅子周培宏回家后就开始撺掇着自家老爹把这个工程包下来。</p>

“到底是一家人!有这么好的活还是能想到咱们这种实在亲戚。”周奎心里也动心不已,他觉得这是皇帝少有的照顾他们家的政策。</p>

照顾周奎以及宫里其他贵妃的家人,这肯定是朱由检的用意之一。后世的官员们都把工程包给自家小舅子干,作为一个堂堂的皇帝干这事不行吗?</p>

当然这不是核心用意!核心用意是要让京城的勋贵们动起来。之前通过贷款和卖厂,让官僚资本以及太监资本们动了起来,京城主要的有钱人就只剩这些勋贵们还没动了。</p>

将建铁路的活承包给他们,首先是要让他们利用这些活来解决一部分余眷就业的问题,然后慢慢的还得想办法让他们来垫资参与工程。这还不是最大的用意,最大的用意是以后将要依托这些铁路工程完成京营的改制。京营的军将们和勋贵的关系很大,他们的头就是这些勋贵。让勋贵们将包工头干顺了,再来改制京营会容易一些。</p>

京营肯定是没法再用了,可数万人总不能直接让人下岗吧?这会引发巨大的危机,当年崇祯裁撤了一部分驿站,就惹出了天大的麻烦。京营可是近三百年的历史遗留问题,要是没个稳妥的方案,绝对会造成更大的问题。自古以来,所有牵动大规模利益群体的改制都是大麻烦,可得慎之又慎的对待。</p>

让这帮不中用的勋贵去干工程也是不靠谱,必须得有强力的监管措施。这一次朱由检不准备再用内宫的人了,小打小闹的事,用内宫的人还能靠威严来压住。建新厂区和修铁路这么大的工程,王承恩他的内行厂未必顶用。必须得围绕着这些工程,扶持一支新的利益团体出来。由于是新起的团体,他们对皇帝的依赖性会更强一些。</p>

带着这个目的,朱由检又一次来到了煤山。</p>

“近日,朕准备在密云新设一个大厂区、还要在密云到通州一线斥巨资修一条铁路。现在的问题是要支出这么多钱,可朕怕干活的人会中饱私囊,将这些钱用不到实处。因此朕准备新设一个监理司衙门,这个衙门不归内宫管,也不归外廷管直属于朕的中宫,衙门办事处设在内殿外,暂定监理司衙门设两堂,分别是工事监理堂和财政监理堂!所有监理司属员全从万岁山的工学堂和理学堂中招录。有意向的可以找内室堂总理王承恩报名,朕按名单择优任命差事。”当着煤山这帮三本生的面,朱由检公布了自己的方案。</p>

这个方案一经宣布,就引起了监贡生群体的轰动。虽然不知道这个衙门品级是啥!可他们还是很激动。因为这个衙门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而且还有监督宫里项目的实权,怎么听都是个不错的就业渠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