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师徒对谈(2 / 2)

“师尊,此事倒是不难,学生有一策对,可以迅速入手。”祝振国心中盘算几日了,便是那天黑店事件之后便开始盘算的事情。

“哦?说与为师听听?”欧阳正倒是正愁不知如何下手。

“回禀师尊,这治吏,不过是杀鸡儆猴的差事,显然是要办几件大案与皇帝瞧瞧,也是要出几件大案震慑朝野,这办案必然要人手,刑部历来没有自己的查缉队伍,此番第一步便是先要重新组建一个刑部下属衙门司职查缉。”祝振国其实说的也是上一世看到的经验而已。

“此言都是很有道理,却是这查缉衙门的组建该如何?”欧阳正听了祝振国的分析,倒是觉得真真有些道理,其实这重典治吏,不一定非要如何整治天下官员队伍,便是办出几个大案来,必然是皇帝满意,官员也知道要自律些,效果必然也是不凡。

“回禀师尊,这查缉衙门必然不能抽调其他衙门人手,必然要重新组建人手,一来防止有人通风报信,走漏风声。二来也是新鲜面孔,办起事情来也能放开手脚。”祝振国其实还有一句话语没有说出。

“也是有理,便是人手该如何招募?”欧阳正听到这里,心中便已经起了心思,这查缉衙门必然要组建起来的,只有如此,这刑部衙门才有自由办案的手段。

“师尊,学生私以为,大江青山县河道卫所便可以直接抽调,一来骁勇善战,面对湖匪敢战敢杀,二来知根知底,在官场上更是没有任何牵连,三来指挥方便,都是同族之人,如臂指使。”这段话才是祝振国真正想说的。

“此事。。。。倒是也可,却是有不少益处,只怕将来为你那祝家庄树敌无数啊。”欧阳正倒是没有想到这祝振国却是直接把自己族人推荐出来,却是心中也有感动,这天下官员,哪个没有门生故旧、同窗好友,欧阳正不免担心报复之类的事情。

“师尊不需担心,祝家庄偏安一隅,只要这大江郡不恶祝家庄,祝家庄便安然无恙,只要老师还在朝廷,只要学生将来在朝堂,这祝家庄便安然无忧。”祝振国一边也是想帮自己老师,一边也是要为自己培植势力。

“好,为师便不多说,此事便用你这法子。”欧阳正作为刑部尚书,当然也希望手下办案的是亲信人员,只是这欧阳正离开朝堂十几年,这十几年也就做了个学政闲职,一时间哪里能有什么亲信,不如就倚仗这自己这得意门生族人,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师尊,学生也想效力。”祝振国说出心中话语,毛遂自荐起来,此时不争取,过来这个机会,便难以再有了。

“振国啊,此事不同其他,这大华上下,早已网络纵横,遍地社党,为师差事便是要与这满朝文武作对,却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欧阳正虽然心中感动祝振国的话语,却是也不想拉这还未入仕的弟子下水。

“师尊,只要你接了这份差事,学生便一辈子也进不了他人的圈子,与其如此,何不如一门心思为师尊分忧。便是师尊身边也多个助手,师徒如父子,上阵父子兵,师尊何必在意太多。”祝振国心思打定,哪里还会前怕狼后怕虎退缩回去。也是那句话,欧阳正接了这份差事,身为弟子的祝振国也是无路可退了。

“好一个上阵父子兵,唉。。。世事难料,却是你我师徒今日到了这个节骨,那还有什么退路,即便是文峰将来也是没有了退路,圣人教诲啊!为国为民!忠君爱民!却是不知文峰以后会不会怪我这父亲。”欧阳正此时处处都是无奈,心中也是悲切,只为自己这欧阳一家悲切。

“师尊想差了,文峰也是铁骨铮铮的男儿汉子,哪里会责怪师尊,将来也必然是师尊的肱骨助力。”祝振国倒是知道欧阳文峰的秉性,虽然是个纯正读书人,却绝对不是趋炎附势的小人。

“唉。。。振国也是举人,也是官身,此事为师来办,却是不知将来是个什么光景,希望以后你们都不会怪我这个老匹夫。”欧阳正无奈,无奈,再无奈。。。。

一事兴门楣,一事破家业。这种事情欧阳正几十年来见过太多了,却是到老来不知自己是个什么下场,更连带不知自己儿孙与弟子最终是个什么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