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臣请执旗行(2 / 2)

倾宋 然籇 0 字 2022-01-14

叶应武的手僵硬住了,而整个大堂中的官员们也下意识的屏住呼吸,将目光投向这边。

“苏卿家身子骨尚且虚弱······”叶应武皱了皱眉。

苏植毫不犹豫的说道:“这个还请陛下放心。臣自己身子骨如何臣心知肚明,绝对不会做那等勉强之事。”

看着叶应武脸上满满都是迟疑的神色,苏植索性直接跪倒在地,抬头朗声说道:“陛下,当日北上数百人,今日只有臣一人能够回来,臣之所以回到此处,是因为秦相公的嘱托,而现在臣已经完成了嘱托,当然要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秦相公。”

顿了一下,苏植重重的磕头下去:“臣,还要重返那大明儿郎战死之地,一切屠杀我同胞之人,臣要亲眼看着他们引颈受戮,臣要亲自为秦相公上坟烧香!”

秋风扑卷着两人的衣袖,叶应武沉默了良久,方才冷声说道:“大明的将士,横扫大江南北、征战天下九州、一统六合八荒,却从无下跪一说,给朕起来!”

苏植一怔,不过还是爬了起来,看着叶应武满满都是期待的神情。

走上前一步拍了拍苏植的肩膀,叶应武淡淡说道:“既然苏爱卿已经下定决心,朕也没有阻拦的必要和理由了。想去便去吧,朕派禁卫随同你前去,另外会让人告诉王进,你要是掉了一根汗毛,朕让他以后当不成将军!”

苏植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不过也明白叶应武是为了他好,当下里只是沉沉弯腰下去:“臣,愿执旗,重回西域!”

叶应武在苏植身边走过,喃喃说道:“记得替朕,在秦卿家的坟前上三炷香,万里觅封侯、誓死报家国,朕不会忘记这些埋骨西域的大明儿郎,也不会让后人忘记。”

————————————————————————

河西走廊,永昌路。

这是河西走廊的最东端,想要进入河西走廊的话,必须要先攻破永昌路。对于千百年来从西域通往长安、进而通往中原的丝绸之路上的商贾们来说,从这里向西就意味着远离华夏繁华,将要和荒芜寂寞共同相处数月的时间,而从这里向东则意味着无数的金钱与富贵正在向自己招手。

这座城,名字叫永昌路。

但是在很久以前它还有另外一个名扬千古的名字——武威。

大风吹卷着扑面而来,仿佛要把地面上的一切都连根拔起,风中一年四季都带着难以化解的刻骨寒冷,还夹杂着颗颗砂砾,敲打在身上发出噗噗的声音,如果不是衣服比较厚实的话,恐怕都会感到疼痛。

如果没有走过这条路的人永远不会想到,就在不远处那连绵的祁连山下,竟然会是这样一副更类似于旷古荒原沙漠的景象。

这里便是河西走廊,上苍仿佛用一把刀劈开了祁连山与贺兰山还有蒙古高原的联系,使得华夏大地的西北侧有了这么一条狭窄而漫长的通道。西北的狂风呼啸着从这狭小的通道中向东南肆虐,站在这里仿佛世界上所有的风都被挤压在小小的走廊上,一刻都不停息。

因为有这么一条通道,所以秦始皇必须把长城延伸到临洮来防备从西北杀来的敌人;因为有这么一条通道,所以汉唐可以肆无忌惮的向西域扩张自己的实力而不用担心被被截断后路;因为有这么一条通道,所以数千年来的丝绸之路哪怕是一次又一次历经战乱,却依旧保持着其最基本的活力,在另外一个时空当中即使是到了明代,依然能够有零零星星的商人从西面跨越千山万水来寻找商机。

这么一条通道,为华夏带来西北的朔风,也带来通往另外一片崭新天地的可能。

因为这么一条通道关系到关中的安危,因为这么一条通道凝聚了几千年汉人的心血,因为这么一条通道有太多的明人商贾被无辜的杀戮,因为这么一条通道能够连接大明与西域吐蕃,因为······

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所以现在唐震身为神策军督导,却站在了永昌路城外,抬头看着这座已经满是岁月雕刻、风沙侵蚀的城池。

这座不知道修筑于什么年代的土城,在这么多年没有妥善修缮的条件下,已经变得残破不堪,迎风的一面似乎堆积了不少土,而背风的一面城墙上的垛口甚至都已经坍塌干净,只能够隐约辨别出荒草中曾经有垛口、马面、敌台存在的痕迹。

显然驻守在这里的唐兀人也已经提前收到了命令,虽然并没有加固城池,不过在城上城下的巡逻却是一天比一天严密,甚至还没有到傍晚,城门就已经关上不允许人进出。

反正这永昌路城因为河西走廊上的丝绸之路而兴盛,也因为丝绸之路而衰败,现在蒙古和大明还处在敌对状态,自然也就没有商贾来往,城中的百姓久在这战乱之地,自然也都嗅到了风中的滚滚杀意,别说出城门了,一天到晚出家门的都很少。

这就使得唐震他们一行十多个人显得有些突兀。

不过唐震似乎并不这么觉得,依旧缓缓的催动战马向前走去。跟在她后面的几名亲卫同样也是吊儿郎当的扛着黑色旗帜,隐约可见脸上疲惫的神色,他们胯下都是清一色的蒙古矮脚马,腰间挎着的也都是一般无二的蒙古制式马刀。

本来蒙古人和汉人在体型长相上就相差不大,而且稍稍装扮一下,距离隔得远了根本看不清楚。

站在城门外的几名唐兀人显然也发现了这支出现在地平线上的队伍,一个个下意识投过来目光,不过当看到这不过十多个人,而且都是蒙古打扮甚至还扛着蒙古旗帜的时候,不由得纷纷松了一口气。

虽然不知道是尊敬的蒙古老爷还是那些卑微的汉人,不过这又有什么区别呢,至少来的是自己人。

对于这些实际上就是混吃混喝,对于上面的警示不过是做做样子在表面上说得过去的唐兀人来说,知道这些人是自己人,就已经足够了。

反正在永昌路的东面和南面还有那么多州路,南蛮子就算是再强大,也不会转眼间就出现在这里。